認識穴道:足陽明胃經

林貴


【正見網2012年05月07日】

本專欄從經絡循行去了解針灸治病,為什麼胃痛針足部的穴位、腰痛針腳的穴位,卻取得很好的療效。甚至於左病治右,右病治左,這些疑問在讀者了解了經絡循行後,便能一目了然,豁然開通。

現在我們介紹,足陽明胃經之循行。

足陽明胃經之循行:足陽明胃經經脈,從鼻的兩旁開始,上行而左右相交於鼻根部,到內眼角與足太陽膀胱經晴明穴相交會,向下沿鼻柱外側,進入上齒中,回出來挾口兩旁,環繞嘴唇,在頦唇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退回來沿下頷骨後下緣到大迎穴處,沿著下頷角的頰車穴向上行至耳前,穿過顳頷關節,經過足少陽膽經的客主人穴(即上關穴),沿著鬢髮邊際到額前;下行的一支,從大迎穴前方,向下到喉結旁的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深入體腔,下行穿過膈肌,歸屬於胃,聯絡脾;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向下循行於胸腹部,經過乳中(即乳頭處),挾臍兩旁到達腹股溝中央的氣沖處,腹內一條支脈,從胃下口幽門部起始,向下沿腹腔內到達腹股溝中央的氣街處和主幹相會合,向下經過大腿前面髀關穴,到達隆起的伏免穴,向下入臏骨,沿著脛骨前外緣,到足背上,進入中趾內側縫。另有一支脈,在膝下三寸分出,向下到中趾外側縫。從脛骨外緣下行的主幹,在足背部又分出一條支脈,進入大趾內側端。

足陽明胃經循行所經的部位,有四十五個穴位,左右共有九十個穴位:

頭維穴,下關穴,頰車穴,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倉穴,大迎穴,人迎穴,水突穴,氣舍穴,缺盆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滑肉門穴,天樞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歸來穴,氣沖穴,髀關穴,伏兔穴,陰市穴,梁丘穴,犢鼻穴,足三裡,上巨虛,條口穴,下巨虛穴,豐隆穴,解溪穴,沖陽穴,陷谷穴,內庭穴,厲兌穴。

足陽明胃經循行的時辰為:早上7時至9時。

《內經》云:“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又云:“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胃經多氣多血。胃者,脾之腑。”

張介賓曰:“胃之上口名曰賁門,飲食之精氣,從此上輸於脾肺,宣布於諸脈;胃之下口,即小腸之上口,名曰幽門。”

足陽明胃經本經有了異常就表現為下列病症:溲溲顫抖發冷,喜歡伸腰,屢屢呵欠,顏面暗黑。病發時,就厭惡別人和火光,聽到木器聲音就惕惕驚慌,心要跳動,獨自關閉房門,遮塞窗戶而睡。嚴重的則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響,腹部脹滿。這還可發為小腿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本經所屬腧穴亦能主治有關“血”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躁狂,瘧疾,溫熱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喎,唇生瘡疹,頸部腫,喉嚨痛,大腹水腫,膝關節腫痛;沿著胸前、乳部、氣街(氣沖穴部)、腹股溝部、大腿前、小腿外側,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運用。凡屬於氣盛有餘的症狀,則身體前部(面)都發熱,有餘的症狀表現在胃部,則消化強而容易飢餓,小便顏色黃。屬於氣虛不足的症狀,則身體前面都發冷、寒顫,胃部寒冷則感到脹滿。

足陽明胃經經脈循行從頭走到足,歷經頭面、頸、胸、心、肺、肝、胃、腸、下肢等部位,經言:“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這就是經絡循行所起的遠治作用。根據經絡的標本、根結的理論來了解,標是指頭身部,是經脈擴散的區域;本是指四肢部,是經氣匯聚的重心;根是指四肢末端的井穴,是經氣循行會合的根源;結是指軀幹部的有關部位,是經氣循行流注的歸結。

下面我們介紹五輸穴。經言:“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過為原,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五藏六府“井滎俞原經合”所主之病為:“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其中原穴為氣留止之處。陽經經長,多一原穴,則俞穴專司原氣之輸注,原穴專司原氣之留止;陰經無原穴,則以俞為原,乃一穴兼領俞穴與原穴之兩種功能也。

足陽明胃經的五輸穴,在五行分屬金的“厲兌穴”是井穴主治心下滿,“內庭穴”五行屬水是滎穴主治身熱,“陷谷穴”五行屬木是俞穴主治體重節痛,“解溪穴”五行屬火是經穴主喘咳寒熱,“足三裡穴”五行屬土是合穴主治逆氣而泄。足陽經有原穴,足陽明胃經之原穴為“沖陽穴”。《難經》第六十六難云:“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原穴既為原氣在經脈中留止之處,故較其他井滎俞經合等穴之功能,尤顯重要。

五輸穴皆位於四肢肘膝以下,是臨床上常用的穴道。讀者如能善用按摩、指壓、推拿、拍擊……這些穴位,用於自我保健,對於做好防病、防疫,每天實施,可刺激、強化自身健康,增強免疫功能及防病的能力。  

          

足陽明胃經:厲兌穴

以下舉足陽明胃經的井穴“厲兌穴”來說明經絡穴位臨床治病的療效。

厲兌穴主治:

厲兌穴為足陽明胃經的井穴,四肢末端的井穴,是經氣循行會合的根源,主治心下滿。厲兌穴五行屬金,而足陽明胃經五行屬土,五行相生,土能生金,厲兌穴五行屬金,為本經之子穴,按“實則瀉其子”之治則,凡胃經之實症,用厲兌穴。足陽明胃經循行從頭走至足,歷經頭面、頸、胸、心、肺、肝、胃、腸、下肢等部位,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之治則:

《醫宗金鑒》記載:“厲兌主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面腫、喉痹、驚狂,好臥足寒,膝臏腫痛等症。”此穴與隱白穴同針,治夢魘不寧。

二、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足大趾次趾之端外廉,第2趾爪甲角旁約0.1寸處取穴。

【操作方法】以大拇指指甲尖按壓在厲兌穴上,食指頂挾住第2趾上,大拇指行順時針揉按,由輕到重,反覆幾次。一般經五分鐘後,前述之症狀可以緩解。

    

足陽明胃經:內庭穴

內庭穴主治:

內庭穴為足陽明胃經的滎水穴,滎穴主治身熱。內庭穴在五行屬水,陽明胃經五行屬土,五行“土克水”,所以為本經所克之穴。凡水旺反侮土之症,可用本穴。足陽明胃經循行從頭走至足,歷經頭面、頸、胸、心、肺、肝、胃、腸、下肢等部位,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之治則:

《醫宗金鑒》:“內庭主治痞滿堅,左右繆灸腹響寬,兼刺婦人食蠱脹,行經頭暈腹疼安。”

《通玄指要賦》:“腹膨而脹,奪內庭兮休遲。”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內庭次趾外,本屬足陽明,能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癮疹咽喉痛,數欠及牙疼,瘧疾不思食,耳鳴針便清。”

二、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正坐垂足,在足背次趾本節前外側,第2~3趾縫處取穴。

【操作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壓在內庭穴上,食指頂挾住腳底第2趾縫下方處上,大拇指行順時針揉按,由輕到重,反覆幾次。一般經五分鐘後,症狀可緩解。本穴加灸法效果好,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足陽明胃經:陷谷穴

一、陷谷穴主治:

此穴為足陽明胃經之俞穴(俞穴主治體重節痛),為原氣由三焦輸轉於胃經之處(如水流之轉注處)。陷谷穴五行屬木,胃經五行屬土,木能克土,凡肝火旺而克土之症狀,皆可瀉陷谷穴而治療。足陽明胃經循行從頭走至足,歷經頭面、頸、胸、心、肺、肝、胃、腸、下肢等部位,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之治則:

《醫宗金鑒》:“陷谷穴主治水氣腫,善噫,疝氣少腹痛,腸鳴腹痛,瘧疾振寒無汗。”

《百症賦》:“腹內腸鳴,下脘、陷谷能平。”

二、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正坐垂足,在足背次趾本節後外側,第2~3跖骨結合部之後凹陷處取穴。 

【操作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壓在陷谷穴上,食指頂挾住腳底第2趾縫下方處上,大拇指行順時針揉按,由輕到重,反覆幾次。一般經五分鐘後,症狀可緩解。

足陽明胃經:沖陽穴

一、沖陽穴主治:

此穴為足陽明胃經之原穴,難經云:“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原穴既為原氣在經脈中留止之處,故較其他井滎俞經合等穴之功能,尤顯重要。足陽明胃經循行從頭走至足,歷經頭面、頸、胸、心、肺、肝、胃、腸、下肢等部位,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之治則:

《醫宗金鑒》胃經表裡原絡穴主治:“針胃經之原穴沖陽穴,脾經之絡穴公孫穴可治項、頸、胸,膺、胯、股、脛、胻、足跗疼痛,發狂妄言,高歌棄衣而走,惡煙火,聞木音即驚。皆胃、脾經病也。”現在臨床點刺出血,治療踝關節扭傷,效果佳。

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正坐垂足,在足背最高點,足背動脈跳動處,即陷谷穴上方3寸取穴。 

【操作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壓在沖陽穴上,食指頂挾住足底下方,大拇指行順時針揉按,由輕到重,反覆幾次。一般經五分鐘後,再按壓公孫穴(此穴在脾經) 五分鐘,症狀可緩解。

足陽明胃經:解溪穴

解溪穴主治:

此穴為足陽明胃經之經穴(經穴主治喘咳寒熱),為胃經原氣行經之處(經者如水之行也)。解溪穴五行屬火,胃經五行屬土,五行相生“火生土”。“虛則補其母”,足陽明胃經循行從頭走至足,歷經頭面、頸、胸、心、肺、肝、胃、腸、下肢等部位,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之治則:

《醫宗金鑒》:“解溪主治風氣面浮,腹脹,足腫,喘滿,咳嗽,氣逆發噎,頭痛,目眩,悲泣癲狂,驚悸,怔忡等症。”

《玉龍賦》:“解溪、丘墟,腳痛堪追。”

《百症賦》:“驚悸怔忡,取陽交、解溪勿誤。”

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正坐垂足,在踝關節前,位於繫鞋帶處,即伸趾長肌腱與伸拇長肌鍵之間。 

【操作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壓在解溪穴上,食指頂挾住足跟上方,大拇指行順時針揉按,由輕到重,反覆幾次。一般經五分鐘後,症狀可緩解。

足陽明胃經:足三裡穴

一、 足三裡穴主治:

此穴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合穴主治逆氣而泄),為胃經原氣所入之處(合者如水之會也)。足三裡穴五行屬土,又是四總穴之一(肚腹三裡留)。胃經五行屬土。足陽明胃經循行從頭走至足,歷經頭面、頸、胸、心、肺、肝、胃、腸、下肢等部位,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之治則:

《醫宗金鑒》:“足三裡主治中風,中濕,諸虛,耳聾,上牙疼,水腫,心腹鼓脹,噎膈哮喘,寒濕腳氣,上、中、下三部痹痛等症。”
《席弘賦》:“耳內蟬鳴腰欲折,膝下明存三裡穴,髖骨腿疼三裡瀉。”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三裡膝眼下,三寸兩筋間,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泄瀉,腿腫膝胻酸,傷寒羸瘦損,氣蠱及諸般,年過三旬後,針灸眼變寬,取穴當審的,八分三壯安。”
《通玄指要賦》:“三裡卻五勞之羸瘦,華佗言斯。”
《醫說》:“若要安,三裡莫要干,患風疾人宜灸三裡,三裡者五臟六腑之溝渠也,常欲宣通,即無風疾。”(此穴三十歲外才可灸)。
 

 

      

二、 取穴法及操作方法:

【取穴法】正坐垂足,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外l寸許取穴。

【操作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壓在三裡穴上,餘四指挾住小腿後方,大拇指行順時針揉按,由輕到重,反覆幾次。一般經五分鐘後,症狀可緩解。

註:使用針灸,請在專業中醫人員的指導下執行。

足陽明胃經:結論

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筋骨、滑利關節、聯絡臟腑和表裡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

足陽明胃經循行從頭走至足,歷經頭面、頸、胸、心、肺、肝、胃、腸、下肢等部位。經言:“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從陽明經脈榮於面的道理,就可以知道只要陽明的經脈(包括手足陽明經)氣血運行順暢,功能正常,臉部的皮膚自然光潔明亮。

《內經》曰:“胃者,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四肢皆稟氣於胃,陽明主肌肉……。”

足陽明胃經的穴道,有四十五個穴位,左右共有九十個穴位,而且密布在肚臍左右兩邊,只要你常常去按摩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也是最佳保健法。再配合“食飲有節”,即食不過飽,飲不過量。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自然能保健腸胃的功能。

足陽明胃經的五輸穴,在五行分屬金的“厲兌穴”是井穴主治心下滿,“內庭穴”五行屬水是滎穴主治身熱,“陷谷穴”五行屬木是俞穴主治體重節痛,“解溪穴”五行屬火是經穴主喘咳寒熱,“足三裡穴”五行屬土是合穴主治逆氣而泄。足陽經有原穴,足陽明胃經之原穴為“沖陽穴”。《難經》第六十六難云:“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原穴既為原氣在經脈中留止之處,故較其他井滎俞經合等穴之功能,尤顯重要。

足陽明胃經的五輸穴“井、滎、俞、經、合”除了各有其主治外,經絡循行所起的遠治作用,對身體的保健起到一定的功效。五輸穴皆位於四肢肘膝以下,是臨床上常用的穴道。讀者如能善用按摩、指壓、推拿、拍擊……這些穴位,用於自我保健,對於做好防病、防疫,每天實施,可刺激、強化自身健康,增強免疫功能及防病的能力。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