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治國境界

敬紙


【正見網2013年01月01日】

孔子是儒家始祖,被尊為聖人、至聖,代表著儒家修為的最高境界。在中國的神傳文化中聖人是最接近神的人,而聖人中的聖人就已經是神了。但儒家學說中沒有講到如何成神,講的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作為一個人,誰不想人生顯貴,受人尊崇,儒家學說源遠流長几千年指導著芸芸眾生的生存之路。當迷於世間的得失時,人們看到的只是儒家的世俗之道,當超脫於個人的得失,而尋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時,我們依稀可以看到孔子所帶給我們的成聖之路。

儒家學說在世間弘揚千年,卻鮮少有人能夠達到聖人的層次。可是當我們翻看《貞觀政要》時,就可以看到一位青年從平天下走向聖人的過程。唐太宗27歲登基,年號貞觀。初年,思考治國與安天下的關係指出為君者損害百姓來滿足自己的慾望,猶如割自己的肉來填飽自己的肚子一樣,終至滅亡。國君與百姓本為一體,這就體現了修身與治國的關係。所以魏徵才引用了楚莊王聘用詹何的典故。詹何用加強自身修養的方法來回答治理好國家的要領,楚莊王不解,詹何就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名言:沒有聽說過自身治理好而國家發生動亂的。唐太宗所思所想之治國之道,正與古人道理相通。

唐太宗文治武功,四海昇平,堪為貞觀盛世。這一切多虧魏徵的輔佐,所以唐太宗才說玉雖有美好的品質,如果遇不到好的工匠,則與石頭瓦塊沒有分別,如果能遇到好工匠,就會成為萬代流傳的寶物。我雖然沒有美好的品質,受到魏徵的輔佐,修正,多虧魏徵時刻約束我做事要仁義,為人要以道德為先,才使我的功業達到如此境界,魏徵足以稱為良工了。唐太宗與魏徵的關係是美玉與良工的關係,也是修身與治國平天下的實例佐證。那麼魏徵又是如何約束唐太宗的仁義道德呢?總結前朝滅亡的教訓,魏徵提出十思,即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唐太宗對此十思,能夠虛己納諫,心懷天下,制定任何政策都能夠為百姓著想,使天下人都能夠盡其所能,“智者能夠發揮他的智慧,勇者能夠竭盡他的武力,仁者能夠傳播他的賢德,信者能夠表現他的忠義。文臣武將都能夠競相為朝廷效力。”達到這一步,國家就太平了,君臣就融洽了,而國君就可以達到平天下的更高境界----無為而治,這才是聖人的境界。

雖然國君為一國之主,智慧才幹畢竟有限,唐太宗明此理而廣納賢才,歷史上有名的“房謀杜斷”的典故就是朝中大臣房玄齡與杜如晦都能發揮自己所長來輔佐太宗的故事,正所謂智者盡其謀。在唐朝的名將中,大將李靖堪居第一,太宗能夠降伏四夷,威加海內,全靠李靖的沙場征戰,揚大唐國威,而李靖出將入相,要文能文,要武能武,稱為“戰神”當之無愧,正所謂勇者盡其力。貞觀初年,蝗災泛濫,百姓莊稼盡被蟲噬,太宗感百姓之苦,吞蝗蟲,發願以己身代百姓受過,蝗災因而消失,為君之仁感天動地,太宗真為天下之父母也,正所謂仁者播其德。貞觀盛世,監獄常空,有一獄幾百死囚,將於來年秋後問斬,太宗感其有父母奉養,令釋死囚歸家與父母親人團聚。到了問斬之秋,釋放之死囚無一逃脫,太宗因而赦免了他們的死罪,正所謂信者效其忠。為君者達到這般境界,天下太平也就自然而然了。所以在唐太宗的諡號中才稱之為“文武大聖皇帝”。

儒教與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隨著歷史的發展,兩派的學說相互摻雜,所以在魏徵的勸諫中,既有儒家的治世之道,又有道家的無為之道。而道家的“清靜”理念被認為是人生的更高境界。在《貞觀政要》中也會看到唐太宗融匯道家理念的治國之道。貞觀九年,太宗想到隋煬帝得到天下的財寶美色猶嫌不足,徵求無度,東征西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忍受,導致了隋朝的滅亡。所以太宗日夜所想的就是希望能夠清靜無為,能使天下無事。這樣才能達到徭役不興,年穀豐稔,百姓安樂。進而悟到治國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繁榮茂盛,國君能夠清靜無為,百姓怎能不安樂啊。

縱觀唐太宗的執政軌跡,仿佛在看一位勵精圖治的青年帝王,按照魏徵提出的古聖先賢的大道一路走去,達到了儒家治國的完美化身,同時進入人生的更高境界--無為而治。此即老子所云“無為而無不為”。為君者清心寡欲,天下愈加太平,這正是天人合一宇宙觀的精髓所在,得天理行於人世,時而為人,時而為神,也許這就是神來到人間的狀態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