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才子:千載回眸話老子

石方行


【正見網2013年08月30日】

李耳(生卒時間不詳),字伯陽,又稱老聃。春秋時期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今河南鹿邑)人。後人尊稱為老子。

老子的一生從正史上簡單的概括就是,當先是當周朝的圖書管理員,後來孔子曾三次問禮於老子,最後在函谷關老子寫出《道德經》(又叫《老子》)後帶著徒弟騎青牛西去。

後世的人們從《道德經》中得到各種啟示,有的用來修煉,有的用來治國,有的用來當作為人的準則等等不一而足。而且被外國人喜歡,翻譯成多少種文字,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一朵奇葩。

看老子的一生,應該站在傳道者的角度,那很多看《道德經》所產生的困惑也就很容易揭開了。

我總覺得後世的人們把老子當成一位哲學家,這是對老子的誤讀甚至褻瀆。因為《道德經》的精髓之一,就是不要把世間一切看重。那對於一個悟道者,說的更明白點就是一位已經洞徹天地人生的覺悟者所說的當成人中的知識來研究,並成為一種學問,這本身就是對老子的褻瀆和歪曲。

人,在這個迷的空間中總把人中的一切看重,而老子卻主張“愚民”,這樣人們才會安樂的生活。這裡主要就說說老子的“愚民”問題。

從古到今,很多人都說老子的思想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為統治階級提供了“愚民”思想。

其實這種說法看的是表面與社會表象。而沒有站在老子寫《道德經》的目地和意義的基點上看問題。

首先說老子所處的時代:當時是周朝已經處於衰微時期,民間的各種思想混雜,經歷了夏商周三個朝代文化的奠定,中國人的思想已經初具規模。此時逐漸出現各種思想流派,目地是神看哪種思想更適合於中國社會發展,同時也是展現不同層次生命的造化。(因為一個人不可能頭腦一熱就提出個什麼思想,都是有更高級生命安排和控制的)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老子出現了。正如法輪功創始人說的:“所以在每次人類出現文明,人類出現文化的時候就出現大覺者,不同史前時期都出現過大覺者。本次文明出現了象耶穌、釋迦牟尼、老子來告訴人們。在不同時期出現的文明地區有不同的覺者負責教給人們如何返本歸真,使能得道者圓滿,使常人如何重德,要求人類道德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上,使人的思想不容易敗壞。”(《轉法輪(卷二)》“人類的墮落與覺者的出現”)並明確的說:“老子講的是修煉的方法”(《轉法輪》(卷二)“不修道已在道中”)。

明確了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向以後我們就看來看看老子的所謂“愚民”思想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就列舉《道德經》原文來說明這個問題: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第六十五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

從表面的文字中看老子這三段文字是在說治國,其實質是從治國中要看穿世間的所謂知識、智慧包括賢德等看起來美好與珍貴的東西,都容易勾起人的慾望,都容易讓人們忘記人的本來。

道家講究的是“返本歸真”,也就說人真正的快樂與永恆來源於對世間一切的淡漠與對造就天地萬物之“道”的正悟。而在人中所形成的一切,人無論其自己覺得怎樣,其實與那“道”相比什麼都算不上。表面上是“愚”其民,其實是讓人們在無欲無求中體會構成天地萬物的“道”的奧妙與永恆。回歸自己那純真的本性,從而真正的達到永恆、快樂,那才是一個生命的最終歸宿。說白了就是:放下人中所有執著,而最終成“道”,徹底的脫離人間,從而縱橫於那蒼宇人間,逍遙在茫茫九天之上。

人間的一切對於修行人來說,其實是反理。人想的是個人與社會的發展與完善。而修行人要達到的是修的無漏,沒有一點執著人間的思想。

而且人看待一種學說是否有進步意義時,總是覺得是否對自己得到人中的好處或者對社會有無現實的利益。正因為如此,才大大局限了人的思維,使之產生對得道者的誤解甚至褻瀆。

要正本清源,首先要轉變的就是觀念,正如《轉法輪》-<論語>中所說:“如果開闢這一領域,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常人的觀念,否則,宇宙的真相永遠是人類的神話,常人永遠在自己愚見所劃的框框裡爬行。”

很多修行的人都覺得老子的《道德經》寫的含而不露,悟性差一點的覺得入墜雲霧之中。正如一位朋友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的那樣:“中國--東土有宇宙大法洪傳,他是為了這宇宙大法的洪傳作鋪墊,他的“道”,他的“理”,他的思想精華,他有意留下的那種讓後世人爭論不休、可望不可及的奧秘都是在為大法洪傳這一天鋪路,讓所有生命與生俱來的追尋在這時有了一個完滿的結局和答案。至此,《老子》划下了漂亮的句號,歷史落下了它的這部份的帷幕。我深信任何一個大法修煉者讀《老子》不再是惚兮恍兮不知所云,而是“一覽眾山小”,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說什麼,他為什麼要那樣說。”(引自:《老子》與“道”(一))

因為其它方面朋友們都論述的很深刻,我就不重複了。

這正是:
五千真言傳世間
萬眾研修雲霧邊
誤解褻瀆常相伴
大法破迷展真顏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