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4年03月25日】
看古代的中國畫,會發現寥寥幾筆卻能展現出無限的想像空間,甚至會恍惚間感受到神秘的力量,看到真實存在的東西,感覺那不是畫,而是真正的景象在那裡。
有一位同修曾告訴我,他家原來有一幅畫,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可以聽到裡面的說話聲和琴聲,白天就是一幅普通的畫。還有一位開天目的同修,畫的畫很有靈性,活靈活現。問其原因,他說:每一幅畫在畫之前,自己腦子裡就已經形成了。一幅真實的形像就注入到這幅畫中了,也就是說,這幅畫的背後是有一個相同的另外空間的生命體。當我們看到這幅畫時,背後的因素也會起作用,所以看起來就會傳神。
在民間故事中提到很多類似畫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王維畫石,即王維給岐王畫的石畫被風吹到高麗的故事。還有一個著名的王維辯畫的故事。據傳,有一次王維見到別人畫的《奏樂圖》,看了一會兒不覺發笑,人問為甚麼發笑?王維指著畫說:此畫描繪的是《霓裳羽衣曲》第三疊第一拍。有好事者集樂工按圖演奏,一無差謬。王維怎麼知道的?其實王維是看到了這幅畫背後的那個因素,現在人會認為其記憶力好,絕對不是的,是王維用天目看到了真實的一幕。另外人們都把畫龍點睛當成故事了,豈不知有大神通的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中國古代的各個行業的佼佼者都是開著天目的,畫家也是。為甚麼畫畫講意境,就是在等那個因素的形成,世人雖沒有開天目,但也能隱隱約約的看到點東西,才會為之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