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病為何難治——神不使

胡乃文


【正見網2015年03月05日】

《黃帝內經·湯液醪醴》云:“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

5000年前、黃帝時代的“當今之世”,岐伯感慨的說,“現代人”的病要使用大量毒藥治療內科疾患,用手術刀、砭石、針療和灸療治療外科疾患。使用了以上這麼多手段之後,病人的形體都萎頓了、血液都漏盡枯乾了,病還是沒能治好——“形弊血盡而功不立”,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岐伯說是“神不使”所致。

那什麼是“神不使”呢?

根據《湯液醪醴》篇,簡短的道理,“嗜慾無窮”就說明了。篇中,岐伯雲,所有的“針石”等治療手段都是“道”。

如果精神不進、志意不治(順),那麼,患了病就不容易痊癒。而現代人的精已壞、神已去,因此,榮衛渙散而不可再被收復起來。為什麼如此呢?說穿了,都是“那時的現代人”的嗜欲無窮,形成了憂患不止,最後導致精氣弛壞、營泣衛除,也就讓神離去了,而病也就不能痊癒了。

這時,黃帝立刻明白了。

原來,生病的最最初始,基本上看,是極其精微的,它是先流連在皮膚的。《湯液醪醴》:“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於皮膚。”

如果讓病形成的話,就叫做“逆”,到那時用鍼灸或用藥物都不能治療了。《湯液醪醴》這樣講:“今良工皆稱曰:病成名曰‘逆’,則針石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當病還在皮膚的時候,就必須趕緊治好,否則成“逆”;逆還不算,還讓人嗜好那些對身體不好的音樂和圖畫,病就更難以治癒了。《湯液醪醴》如此說:“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癒者,亦何暇不早乎?”

如果人想要預防生病,想要不生病,《黃帝內經》的《上古天真論》講得很簡單:“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意思就是,在適當的時間避免受到外界天氣的風寒之邪氣,並且讓自己的心情調適到沒有什麼慾望,這時真氣精神都達到最適當的狀態,哪會生什麼病呢?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