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揀食餅皮,家教儉樸(二文)

辛棄名


【正見網2015年08月16日】

一、孔夫子教兒學什麼?

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的大聖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字仲尼,魯 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他五十多歲時,曾一度做過官,任過司寇,後來周遊齊、衛、宋、陳、蔡、楚等列國。他的一生,主要是以講學培植人才為主,其入門的弟子達三千人,可說是桃李滿天下。其中“受業身通”,能夠深刻領會其思想的弟子,有七十餘人。現存的《論語》二十篇,就是記其師徒問答的實況,其中留下了孔子許多寶貴的教育思想,是他留給後人的一筆豐厚遺產。

孔子一生從事教育,又十分重視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包含著順天應民、天人合一的哲理,閃耀著睿智的光芒。而他在辛勤培育桃李時,也沒有忘記對自己的兒子孔鯉(字伯魚)隨時加以教育。

有一天,孔子正站在庭院中,兒子伯魚,從他旁邊快步走過。孔子叫住伯魚,關切地問道:“你學習過《詩經》了嗎?”伯魚停下腳步,恭恭敬敬地回答父親道:“暫我還沒有學過。”孔子聽兒子說沒有學過,便教育他道;“一定要好好學習《詩經》,不學習《詩經》,你連說話都不知道該怎麼說。”在父親的啟發下,伯魚開始學習《詩經》。

還有一次,孔子恰好又站在庭院中,伯魚像上次一樣,也是快步從旁邊走過。孔子順便叫住兒子,問他道:“你有沒有學習過《禮記》這部書?”伯魚當時尚沒有讀過《禮記》,便恭敬地照實回答父親:“我還沒有讀過。”孔子語重心長地開導兒子說:“《禮記》是教人行為規則的,你不學習《禮記》,就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做人,也就無法立足於社會。”伯魚聽了父親的話,便又認認真真地學習起《禮記》來。

後來,孔子特意又抽了個空,教導伯魚說:“我聽說:能夠跟人整天孜孜不倦地談論的,只有學問這樣東西。外貌、身體不足觀;勇力也不值得害怕。如果一個人,既沒有可以炫耀的祖先,又沒有值得一提的宗族姓氏,而最終卻能夠名播四方,並且傳之後世,不也是做學問的結果嗎?所以,君子是不能夠不學習的!”

孔子教育兒子的話,十分深刻,直到今天,對我們仍有很大啟發。從孔子教育兒子的話語以及要求伯魚所讀的書籍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重視傳統文化,重視知詩達禮,重視做學問,重視做人,重視家教,重視知識的。

(《史記•孔子世家》、《論語•季氏篇》、《孔子家語》),

二、揀食餅皮,家教儉樸 

唐代鄭澣,本名涵,因避唐文宗之諱,改名澣,滎陽(今屬河南)人。他的父親鄭餘慶,是唐代四朝元老,朝廷宰相。鄭餘慶正直敢言,又不喜聚財。他的俸祿,大多散給親友故舊,或濟人急難,而自己卻生活儉樸。鄭餘慶曾對人說過:“如果俸祿不能散給親友故舊等,而光顧著自己養仆納妾,這是我所最鄙視的!”正因如此,鄭餘慶任宰相時,很有聲望。

鄭澣受父親的影響,行事多像他父親,很得父風。唐憲宗有一次曾對鄭餘慶說:“鄭澣是你的兒子,卻是我的直臣!”鄭澣以進士出身,歷任右補闕,考功員外郎等。唐文宗即位,愛鄭澣的學問博洽精審,曾經親自問他疑難,他都能對答如流,被任命為尚書左丞。後來,唐文宗任命他為山南西道節度使。未過多久,又想召他入朝擔任戶部尚書,還沒有來得及就任,鄭澣便去世了。

鄭澣跟父親鄭餘慶一樣,平時生活極為節儉樸素。他當山南西道節度使時,也絲毫不改其儉約作風。有一次,鄭澣的一個堂兄弟的孫子,特意從家鄉來拜見他。這位後生在家一直以種田為生,從來沒有見過什麼世面,更談不上懂得什麼待人接物的禮節,衣服也穿得十分破舊。鄭澣的兒女,甚至家中傭僕等,都笑這位後輩樸野無文。

鄭澣非常喜歡這位後輩純樸無邪的天性,問他想找個什麼事乾乾。這位後生說:“我在家一直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想要謀個縣尉之類的小吏做做,也可在家鄉榮耀一番。”鄭澣聽了,覺得他要求不算高,也未嘗不可。當時,鄭瀚是獨當一面的節度使,人們又很敬佩他的品行,鄭澣要推薦一個人擔任縣尉之類的小小吏員,實在是不費吹灰之力。

這位後生,在鄭澣家中住了幾天,便準備動身走了。臨行的前一天,鄭瀚請兒、女、甥、侄輩,一道來吃頓飯,算是為這位後輩餞行。吃飯桌上,有蒸餅,這位後生拿起蒸餅,卻嫌蒸餅外面的皮不好吃,先將它撕掉後,才送進嘴裡吃起來。鄭干在旁邊看著,很不高興,立刻就教育這位後輩說:“蒸餅的皮和中間,有什麼兩樣?我歷來就十分痛恨世上追求奢侈享樂的惡劣風氣,希望回歸到純真樸實的世風中去。本來我想你在家中一直種田,衣服又穿得破舊,一定懂得耕種勞作的艱辛,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所以才特別喜歡你。沒有想到你喜愛享受,追求浮華,比那些富家子弟還要厲害!”一面教育這位後輩,一面伸手要這位後輩丟棄的蒸餅皮。這位後生受鄭澣一頓教誡,誠惶誠恐,一時不知所措,趕緊把蒸餅皮收拾起來,遞給鄭澣。鄭澣接過來,把它全部吃掉了。

吃完飯,鄭澣客客氣氣地把這位後輩送回住處。最後,送給他五匹絹,將他打發回家鄉去,沒有推薦他去做縣尉。

另外,據曾敏之《獨醒雜誌》記載,宋代的王安石,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

王安石有個姓蕭的親戚,到京城中來見他,王安石便以酒飯招待。酒過三巡,家人送上胡餅兩塊。蕭姓親戚,只吃了一點胡餅中間的部分,便丟棄在一旁。乇安石見後,沒有吭聲,只是將蕭姓親戚吃剩的胡餅,拿過來,自己把它吃掉了。蕭姓親戚見到後,深感慚愧而去。

這則故事和鄭澣之事,異曲同工,都是古人家教儉樸的生動事例。

(《新唐書•鄭澣傳》、《唐闕史》)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