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三月不知肉味」

鄭重


【正見網2016年05月03日】

音樂具有什麼樣的魅力呢?《呂氏春秋•順說》中,記載有這樣一則故事:

“管子得於魯,魯束縛而送之——使役人載而送之齊。皆謳歌而引。管子恐魯之止而殺己也,欲速至齊,因謂役人曰:‘我為汝唱,汝為我和。’其所唱,適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意思是:管子在魯國被逮捕,魯國派人要押送他回齊國。管子害怕魯國改變主意,而殺害自己,想快點回到齊國去。他用唱歌的辦法,終於使“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可見音樂的魅力和作用。

我國典籍中,這一類記載是很多的。如《列子》中記載:春秋戰國時,有個善於歌唱的韓娥,她有一次,東行去齊國,行至雍門這個地方時,斷了糧,便以賣唱乞食。據說她的歌聲,十分哀惋動人,在她離去以後,竟“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列子》中,還載有“瓠巴鼓琴,而鳥舞魚躍”;“師曠為晉平公奏清角,一奏之,有白雲從西北起。再奏之,大風至而雨隨之。三奏之,裂帷幕,破俎豆,飛廓瓦。”又,秦國善歌者秦青,為薛譚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

《韓非子•十過》篇中,也講到師曠鼓琴:“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鶴二,道南方來,集於郎門之境。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之聲,聲聞於天。”

這些記載,說明音樂可以“通靈感物”、“萬物皆化”,使草木有情、魚鳥有知。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用極為誇張的說法,來渲染音樂的魅力和作用。

儒家經典中,也有講到音樂魅力的。如《論語》中,就有一則很著名的故事:孔子在齊國聽了韶樂,三個月嘗不出肉味,感嘆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三月不知肉味”,說明韶樂對孔子產生的魅力,使他達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孔子是中國古代的哲人,他精通音樂,並且是一個音樂的行家。《論語•八佾》記載:孔子對魯太師說:“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也,繹如也,以成。”這是孔子以一個行家的口吻,對音樂美的描繪。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即是:起始時,眾音齊奏;展開後,協調著向前演進,音調純和;繼之,如風聚雲匯,達到高峰,主題突出,音調響亮;最後,收聲落調,餘音裊裊,情韻悠長,意味無窮。

“三月不知肉味”,並不是孔子有三個月,窮困得沒有肉吃。而是講:他聽了美妙的音樂,三個月皆沉醉在音樂的享受之中,如醉如痴,品不出肉味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