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6年09月13日】
社會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後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古代的伯成子高認為最好的時期卻是堯時期,舜次之。到了禹就開始變得不好了。
堯管理天下時,伯成子高立為諸侯。堯把帝位讓給舜,舜把帝位讓給禹,伯成子高就辭去諸侯去耕種。禹去見他,他正在田裡耕種。禹快步走到下風頭問道:“堯管理天下時,您為諸侯。現在傳到我這裡您卻辭去諸侯,這是什麼原因呢?”伯成子高說:“堯的時候,不獎賞可是人們卻勉力向善,不懲罰可是人們卻畏懼為非。 人們不知道什麼是怨恨,不知道什麼是高興,就像小孩子一樣和悅。現在獎賞和懲罰很頻繁,可是人們卻爭利而且不順服,道德從此衰微了,謀私利的事從此興起了,後世的混亂從此開始了。先生您為甚麼不走呢?您不要打擾我耕種的事。”說罷,面帶和悅之色來覆蓋種子,不再回頭看禹。
伯成子高選擇隱居,是因為他看到了社會的下一步,賞罰雖分明,人們卻開始投機,變得不好了。就像是小孩子活潑可愛,長大了人心多了,看似聰明了,卻不招人喜歡了。
原文:堯治天下,伯成子高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辭諸侯而耕。禹往見之,則耕在野。禹趨就下風而問曰:“堯理天下,吾子立為諸侯。今至於我而辭之, 故何也?”伯成子高曰:“當堯之時,未賞而民勸,未罰而民畏。民不知怨,不知說,愉愉其如赤子。今賞罰甚數,而民爭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後世之 亂自此始。夫子盍行乎?無慮吾農事!”協而櫌,遂不顧。(出自《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