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膽大心細的忠臣義士狄仁傑

陳必謙


【正見網2017年01月15日】

狄仁傑(607--700),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則天時期任宰相。他出身於一個官宦之家。紀元676年,狄仁傑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由於聰明過人,又熟悉典章法度,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而且沒有冤訴者,成為朝野和民間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鏟奸除惡的青天。不久,狄仁傑被唐高宗任命為侍御史,負責審訊案件,紀劾百官。狄仁傑的才幹與名望,逐漸得到武則天的讚賞和信任。紀元691年,狄仁傑被任命為地官(戶部)侍郎、同鳳閣(中書省)鸞台(門下省)平章事,開始了他短暫的第一次宰相生涯。身居要職,狄仁傑謹慎自持,從嚴律己。有一次,武則天對他說:“你在汝南,甚有善政,你想知道那些說你壞話的人都說了什麼嗎?”狄仁傑說:“如果陛下認為我有什麼過錯的話,臣一定改正:陛下如果知道臣並沒有過錯,那就是臣的榮幸。臣不知有什麼詆毀我的人,他們那都是為我好!還是不要讓我知道的好。”武則天對他坦蕩豁達的胸懷,深為嘆服。

狄仁傑官居宰相的時候,正是周武朝政鬥爭激烈的時候,當時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窺視皇位,他認為狄仁傑將是他被立為皇嗣的障礙之一。不久狄仁傑就被誣謀反,狄仁傑運用自己的才智機謀,死裡逃生,被貶為彭澤令後,又升任幽州都督。狄仁傑的社會聲望不斷提高,武則天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賜給他紫袍、龜帶,並親自在紫袍上寫了“敷政木,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十二個金字。紀元697年,狄仁傑被武則天招回朝中,官拜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官,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家大權的左右手。紀元698年,武承嗣、武三思多次遊說太后,請立為太子。武則天年紀也大了,也正在為“立武”還是“立李”猶豫不決。狄仁傑勸說武則天,應該還政於廬陵王李顯。對武則天十分了解的狄仁傑,從母子親情的角度,從容地勸說她:“立自己的兒了,則身後也能在宗廟裡享受後代的祭拜;而立自己的侄子,還從來沒有聽說過侄子將姑母的牌位,放在宗廟裡的先例。”武則天說:“這是朕的家事,你怎麼能知道!” 狄仁傑鄭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誰不是臣?什麼事不是皇帝的家事?皇上是首腦,臣子為股肱,都是一體的。何況臣位是宰相,又豈能不知道?”最後,武則天聽從狄仁傑的意見,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為皇嗣,而使李唐才得以維繫:這是狄仁傑的一個重大貢獻!因此,被歷代政治家、史學家,稱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義士”。

武則天時期的宰相狄仁傑,輔國安邦,對武則天的弊政,多所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之治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狄仁傑一生忠君愛民,謹慎自持,從嚴律己,是武則天最為寵信的大臣。在周武朝政治鬥爭激烈的時候,狄仁傑曾被誣謀反,但武則天根據狄仁傑平素忠君為國的表現,最終釋疑。不但沒有治狄仁傑的罪,反而給他更多的賞賜和信任,使那些千方百計想陷害他的人,無從下手。

在處置小人方面,狄仁傑也儘量做到“厚德不露圭角”。這從狄仁傑不想知道誰在武則天皇帝面前說自己的壞話一事中,就可得到明證,並因此而避免當面樹敵,不失為明智之舉。

作為一名精忠謀國的宰相,狄仁傑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舉賢為意。狄仁傑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位忠貞廉潔、精明幹練的官員,他們被武則天委以重任之後,政風為之大變,朝中出現了一派剛正之氣。以後,他們都成為唐代中興名臣。由於狄仁傑有知人之明,有人對狄仁傑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傑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

在狄仁傑為相的幾年中,武則天對他的信任,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稱狄仁傑為“國老”,而不直呼其名。每次狄仁傑和武則天發生爭執,武則天都“屈意從之”。狄仁傑曾多次以年老告退,而武則天都不許,破例讓他覲見免拜。武則天還體諒他,告誡朝中官吏:如果不是軍國大事,都不要打擾他。紀元700年,狄仁傑病故的時候,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

(事據《唐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