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裡乾坤】(七)枸杞塵緣

石方行


【正見網2018年07月05日】

說到枸杞對於全天下的華人來說基本上都耳熟能詳,都知道它是灌木,耐寒、易生長,果實、葉子與根都可以入藥。根據古代醫書《新本草備要》記載,枸杞的苗葉叫「天精草」,花叫「長生草」,果叫「仙地果」,根叫「地骨皮」,均有滋補強身功效。其中果實可以食用、葉子可以泡茶,都是滋補佳品。而且從考古方面來說,枸杞在商朝的甲骨文的卜辭中就出現多次,可見我們的祖先在文明初始的時期就已經認識了枸杞的。

在《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新本草備要》等醫書中對於其藥性都有著明確記載。

其實在中華歷史上的最早的文學著作《詩經》中對枸杞也有所記錄:在《小雅•杖杜》中說:「陟坡北山,言采其枸。王事靡靡,憂我父母。」

唐朝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協助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天下,終因操勞過度而身體羸瘦、頭暈目眩,服用「枸杞銀耳羹」而康復。

在網絡上可以查到唐代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在潤州有個開元寺,寺裡有一口井,井旁長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盤結粗壯,寺裡人飲此井水,人人面色紅潤,至八十而頭不白、齒不掉。唐代詩人劉禹錫遊覽潤州開元寺時,聽罷老和尚講述枸杞井泉的神奇作用後,作《枸杞井》詩一首:「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瓶銅。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詩中的「仙人杖」實指枸杞莖,民間傳說枸杞莖是神仙的拐杖。道書中說,「千年枸杞,其根形如犬狀者,方士稱西王母杖」,白居易有「不知靈藥根成狗,怪得時聞夜吠聲」的詩句。

宋代還出現了枸杞粥,《太平聖惠方》和《聖濟總錄》中都有記載。

古代常與北宋打仗的遼國蕭太后因經常用金蓮花和枸杞一起泡水喝,從而達到美顏的好效果,以致到中年之後,依舊顯得青春靚麗。

近代也有關於食枸杞長壽的故事。《中外書》中記載在民國五十幾年時曾報導四川省二百五十歲老人李青雲(民國十九年逝世)的事跡。有一段李青雲的自述:…….五十歲那年我入山採藥,遇見一位老者,彷佛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他在深山大岩之中健步如飛;我拔足飛奔卻也追不上他,過些時又遇見他,於是我跪地向他求教,那位老者拿出一些野果給我,說是:「我不過常吃這個東西而已。」接來一看,原來是枸杞子。從此我一天吃三錢,久而身輕履健,走一百裡路也不疲倦,而且氣力腳力都勝於常人。

這些限於篇幅我們就不一一細說,咱就說說枸杞的「初始塵緣」。

話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經過很長一個歷史階段,地球上的各種因素才趨於穩定,萬物開始湧現。

枸杞原是天界的神樹,集天地之精華,她(因為枸杞本身非常有靈氣、又全身是寶,所以用擬人化的「她」)樸實的待在自己的仙苑中自得其樂。只因造物主覺得這茬「人」是最值得珍惜的,所以希望枸杞能幫助人們改善體質來抵禦外邪,最終得到真正回歸的方法,從而將其栽種到人間。創世主告訴她要等待人們去發現她,懂得她,才能完成她的責任與使命。

初到人間,枸杞充滿喜樂,又感新鮮,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開始破土而出,在清風中舒展那曼妙的身姿;在不同的土質環境盛開著成串的小花盡顯那樸實憨厚的美麗。看上去枝條柔弱,卻莖中帶刺,讓其它物種明白她的威嚴!

那時的世界很荒涼,遍地飛禽走獸,獨獨不見「人」影。於是,她在歲月流逝中靜靜的等待,等待懂得她存在價值的「人」出現。當她年歲大的時候,她把造物主的囑託傳給下一代,了卻這段輪迴中的塵緣與夙願……

就這樣她們等了一代又一代,終於有一天我們的先祖中有人偶然的路過她們的身邊,她們讓果實飽滿、葉子更綠,枝條在清風的吹拂下變得更加婀娜多姿。她們「出世」的機緣已到。祖上的預言與囑託終將實現。

在造物主有序的安排下,我們的先祖因為口渴,或者飢餓,或者偶然間她身上的刺掛到了某人的胳膊上引起注意,於是順手摘下果子或者葉子放在口中,發現甜中略帶苦味,很好吃。只因她身上多刺,果子與葉子一次性摘下不了多少,從而選擇了多次食用,結果發現時間一長,身輕體壯、耳聰目明。

她們長吁一口氣,終於可以向造物主與先祖們回稟:自己總算讓人認識,可以為人奉獻自己的一切了!

枸杞樸實無華,各種環境都能適應,不同階層人均能享用,富人採買,窮人野外採摘。

這茬人是多麼的珍貴呀!造物主為了讓人們得到健康的身體安排了那麼多具有神奇藥性的植物下世。所以我們要時刻懂得感恩於造物主,善用這些神奇的植物。

萬物都有靈性,只有真正懂得對方的生命與價值,才會與之形成共鳴,才能共同把潛在的力量與優勢激發出來,從而獲得最大的收益;從藥理學角度而言,(枸杞的)藥性才會發揮到極致,服用者身體才會更加強健。這也算對中國人所說「天人合一」的別解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