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8年07月07日】
歷史慢慢的進入到東周時期,而這個時期在中華文化史上稱得上是最具有文化意義的時期。經過幾個世紀文化的奠定,此時的人們在文化、禮儀、智慧上都明顯的成熟與進步。
從青銅時代向鐵器時代的華麗轉型,意味著農耕文明的飛速發展,國力、民力大大增強。此時更出現了諸子百家文化爭鳴與諸侯爭霸。
當此時人們的生活從「柴米油鹽」的基本需求,發展到以「醬醋茶」為附加的時候,可見人們的物質生活又繁榮了很多。
根據文化史學者們研究:
古代「茶」字作「荼」,最早出現在《詩經》。《詩經》相傳是孔子選輯,其中搜集整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詩歌作品。《詩經》分「風」、「雅」、「頌」三類。
「風」是民歌,「雅」是樂歌,「頌」是祭歌。其出現「荼」字有多處,如《谷風》篇載:「采荼薪橒,食我農夫」,「薪橒」是砍伐臭椿樹作柴燒的意思;又如《良耜》篇載「荼寥圬止,稷稷茂止」, 蓼為中草藥,可解毒,此處與荼並提;又如《綿》篇載:「周周朊朊,堇荼如飴」,此處指與堇菜一樣有甘味。
不過,研究者表明《詩經》中的荼字是否指茶,今人仍未定論。據我個人意見是:這其實是文化斷層造成的。其實換個方式理解,把「荼」寬泛的理解成樹上(可以食用)的葉子,而不單純的指「茶」一切也就通了。要把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因素考慮進去,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普遍認識茶的各種性狀與功能,所以寬泛的認識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唐代陸羽《茶經》中曾引《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栗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這是說齊景公的國相晏嬰,吃的糙米飯,有三五種葷食和茶、蔬菜而已。(「茗」,茶的別稱)《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
此時,茶葉運用了當時的烹煮技術,並已注意到茶湯的調味。這是茶的食用階段,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茶葉煮熟後,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用茶的目的一為增加營養,一為食物解毒。
在這個時期,人們雖然有著階層觀念,但不同階層可以互換:立功可以提升階層;犯罪、受罰可以降低階層。但不管提升與下降,對於同一個人而言很多喜好是難以改變的。
喜歡喝茶的人都知道,當喜歡上這一口,就容易成癮,形成習慣,成了生活中的一部份,那麼如果階層改變,但他這種嗜好不改的話,就會加速茶在不同階層中的普及。
更何況這個時期,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都養了很多「門客」,各個學派之間交流爭鳴的機會和後來各國為了征戰、爭霸等國事相互聯繫的都很多,「吃茶」的習俗一點點的也就隨之興起。
系統學派的興起,文化的融合,茶從神秘走向日常,這種場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某一學派的學人在一起談論本學派的主旨與精神或者對國王宣揚理論的時候,國王(或者主人)以茶當菜的一部份招待他(他們)的時候,茶所起到的是積極提神、醒腦、潤喉作用,也就是說此時學說的推廣在某種程度上離不開茶所起到的推動作用。
因為茶在此時對於傳播文化有功,並且對於人們健康與社會發展有很大的益處,所以茶從原有的神秘狀態走出來,走入人們的餐桌,並逐漸的脫胎於神秘,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現象,同時與其他方面的傳統文化並生、發展綿延千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