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8年11月30日】
元曲.雙調.駐馬聽(舞)
白樸
鳳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1】
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2】
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3】
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4】
參考注釋
【1】雙調是宮調名,為元曲常用的十二宮調之一。駐馬聽是曲牌名。鳳髻蟠空:鳳形的髮髻盤空在頭上。裊娜: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地搖曳著。
【2】飛燕:如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那樣的美麗善舞。《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孝成趙皇后,本長安宮人……學歌舞,號曰飛燕。」
《歷朝名媛詩詞》中的趙飛燕畫像。(公有領域)
【3】鼉(tuo)鼓:用(揚子鱷)鱷魚皮做的鼓。《詩經.大雅.靈台》:鼉鼓逢逢。梁州:指《梁州》曲,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後世改編為小令。宋.梅堯臣《莫登樓》詩:「腰鼓百面紅臂鞲,先打《六么》後《梁州》。」
鷓鴣飛起春羅袖:起舞動作靈活就如鷓鴣展翅,也可解釋為:她身穿繡著鷓鴣鳥的春羅衣袖起舞。
【4】纏頭:古時舞師用彩錦纏頭,當賓客宴集,賞舞完畢,常贈羅錦給舞師為彩,稱為「纏頭」。對於青樓歌妓,賓客也往往賜錦,或以財物代替。後世也把送給舞師之財物稱為「纏頭」。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劉郎:觀眾,也喻指情郎。劉義慶《幽明錄》記載:漢明帝永平五年,會稽郡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台山採藥,遇到兩位麗質仙女,被邀至家中,並招為婿。所以劉晨又被稱為劉郎,也因此劉郎一詞也借指與美麗佳人結緣之男子。
風前柳:風中飄搖的柳枝,形容舞姿的靈活柔美。
參考譯文:
看那美麗的舞蹈家,她梳著鳳形的髮髻,輕盈地搖曳著,更增添了幾許柔美。
她踏著輕柔的蓮步徐徐而走,就像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那樣楚楚動人。
鼓手急打著鼉鼓,演奏著《梁州》樂曲,她翩翩起舞,靈活得就如鷓鴣鳥一般。(此句也可解釋為:她身穿繡著鷓鴣鳥的春羅衣袖起舞。)
觀眾們沉醉不已,爭著送上珍貴的錦緞,直把她錯認成風前的春柳。
題解及賞析:
作者:白樸(西元1226—1306年)。字太素,號蘭谷先生。出身金朝的書香世家,父親白華官至樞密院判官,也是著名文士。白樸年幼遇上蒙古軍滅金之戰而與親人分離,由父親的好友、著名文學家元好問收養。元好問將白樸視如已出般地指導,再加上其天資聰穎,所以白樸幼時便飽讀詩書,以博學聞名,但是他縱情詩酒,一生都沒有當官。
白樸文學成就極高,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曾著雜劇16種,多寫愛情故事,可惜大部分已經佚失,僅存《梧桐雨》、《牆頭馬上》、《東牆記》三種。其散曲作品約存小令三十餘首、套數二首,此外他也擅長作詞,流傳至今約100餘首作品,大致為懷古、閒適、詠物與應酬之作,他的詞風受宋詞豪放派的影響,清代學者稱其詞「源出蘇辛而絕無叫囂之氣」。著有詞集《天籟集》傳世。
元朝是蒙古族主政的王朝,蒙古人性格豪放,不像傳統中原人士那樣拘謹,他們天性樂觀好客,喜愛歌舞戲曲,所以各地的瓦子勾欄(藝文表演場所)之興盛不亞於宋朝,而代表文學「元曲」的特色比起詩詞作品顯得更為淺顯、活潑、俐落,更接近平民百姓的生活。
這首作品是一首小令作品,是元曲散曲中的一種形式,原文的《駐馬聽》由吹、彈、歌、舞四部分組成,此作擷取舞的部分,它生動地展現了一位舞蹈家的髮型、體態、腳步、舞姿及觀眾們沉醉其中的場景。
元 樂舞壁畫(公有領域)
開始先描述了舞蹈家美麗的形像,如佳人趙飛燕般的美麗動人,之後蓮步輕移,鼓聲響起,演奏《梁州》樂曲,她隨著音樂起舞,如同鷓鴣鳥那樣美麗。
筆者認為鷓鴣在這裡可能有幾種意涵:一為敘述舞蹈家穿著繡上鷓鴣鳥的絲織衣物起舞,僅是單純視覺的描寫。另一方面鷓鴣鳥的叫聲婉轉悠揚,容易勾起遠離家鄉之人的哀愁,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中常常見到,而在女真族舞蹈及音樂中有鷓鴣相關的樂舞,也許舞蹈家的舞姿勾起了白樸的回憶及鄉愁。
最後精采表演結束,觀眾們沉醉不已,爭著送上羅錦、財物,但有人將這位美麗的舞蹈家的姿態看作風中搖曳之春柳,似乎仍在酒酣中尚未醒來,或是她如同鷓鴣鳥般柔美的舞姿激起了觀眾們心中的愁,讓有情人們錯認,留下了優美的意境,也讓後人有著美麗的遐想,玩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