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與人類:三國時期的一些疫病

林蘭 整理


【正見網2004年03月21日】

瘟疫和其它天災,旱、水、蟲、風、地震等一樣往往對人類和人類的歷史起著關鍵的作用,在人間的社會、秩序、社會變動與重大事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縱觀歷史,是人主宰著人類的命運,還是蒼天主宰著人類的命運?這裡我們選登一些歷史上的瘟疫事件。

◇◇◇ ◇◇◇

吳軍江陵大疫

黃初四年正月,魏軍包圍了吳軍駐守的江陵城,在一年多時間內,魏軍不斷地向城內守軍發動進攻。除了地面的攻堅外,魏軍還挖了一條地道,試圖從地底下進入江陵。吳軍被魏軍包圍後,援兵無法進入,城內傷員不能運出,真是「城中外雀鼠不得出入」,成了魏軍的「几上肉」。由於城內缺衣少糧,受傷的百姓和士兵無法得到有效的醫治,戰死的人也沒有辦法去掩埋,不久疫病開始流傳,很快蔓延開來。攻城的魏軍獲知這一消息後,慌忙向後撤退,士兵們紛紛向長官訴說害怕感染,不願繼續進攻。消息逐級向上報告,魏文帝曹丕了解後,決定停止向江陵進攻,令夏侯尚率兵返回,「今開江陵之圍,以緩成死之禽,且體力役,罷省繇戍,畜養士民,咸使安息。」黃初五年,魏軍由於害怕傳染上疫病不得不全面撤退。

樊軍討瓊崖大疫

赤烏五年七月,孫權派遣將軍聶友與校尉陸凱等率兵三萬前往征討瓊崖、儋耳。部隊在瓊崖、儋耳等地轉戰了一年有餘,一再流行疫病,尤其瘧疾,為害甚大。等到一年以後部隊回來時,感染疫病死亡的約有十之八九,僅數千人見到了他們的家人。

諸葛恪圍新城大疫

公元253年,吳國軍事首領諸葛恪率兵圍攻魏國新城,不料一場大疫,使吳軍大敗而歸。

吳軍攻城並不順手,戰鬥數月,新城並沒有攻克,而吳軍數月作戰,露宿野外,人人感到疲憊不堪。至八月,天氣也熱了起來,士兵們飲用了當地河流中被污染的水之後,開始拉起肚子來,而且一拉就沒有辦法停下。沒幾天功夫,幾乎有一大半士兵先後都得了痢疾,伴隨發熱、腹痛、頭痛、乏力、食慾減退,將士們死的死,病倒的病倒,戰鬥力大大減弱。

各支部隊每天都向上級報告疫病的情況,匯總出的數字表明躺倒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但身為主帥的諸葛恪不但自己不到基層部隊中去察看疫病流行的慘景,反而認為這些報上來的數字都是瞎講,是專門在欺騙他,並揚言如有誰再講部隊中有疫病,就把誰斬首。如此一來,手下的將領沒有一個再敢說這件事了。時間一長,諸葛恪也知道這仗很難打下去了,主要原因是一開始自己指揮失當,但於心不甘的是數月連攻,竟連這個新城也攻不下來,惱羞成怒。

後魏軍知道吳軍為疫病困擾得快支撐不住了。迅即派出救兵前去增援新城守軍。諸葛恪的吳軍一看苗頭不對,趕忙拔寨南奔。由於疫情嚴重,病號很多,魏軍來得又急,吳軍撤退時有很多傷病員來不及帶走。有的走到半路上掉隊了,也沒有人來收容,隨處可見染疫的土兵被扔在路邊的溝壑之中。一些來不及撤退的病號就被跟蹤而來的魏軍俘獲,悲忿不已。這一仗,吳軍由於軍事指揮失當,得疫疾而死和戰死被俘的有好幾萬。

諸葛亮南征與疫疾

公元225年春,諸葛亮親率大軍舉行南征。大軍分三路,分別向益州、??、越雋進攻。這年五月,諸葛亮親自率領的西路主力渡過金沙江(瀘水),進入今雲南地區,軍隊中感染瘧疾而死亡的人難計其數。宋代《太平寰宇記》引《十道記》云:「(滬)水出蕃中,入黔府,歷群界,出播州。至此有瀘津關,關上有石崖,高二千丈,四時多瘴氣, 三四月間發,人沖之死。非此時中,則人多悶吐,惟五月上伏即無。故諸葛武侯征越,上疏云: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雲南志略》有詩對諸葛亮南征遇瘧疾作了詳細描繪:「雨中夜渡金沙江,五月渡瀘即此地,三月頭來九月末,煙瘴拍天如霧起。」明代《三國演義》將其形容為:「夜夜只聞水邊鬼哭神號,自黃昏直至天明,瘴煙之內,陰魂無數。」可以看到當時士兵因感染瘧疾而死亡的情景。諸葛亮南征雖遇瘧疾,但並沒有改變軍事計劃。到秋天,南中四郡悉被平服,十二月即回到成都。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