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佳句賞析: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3月21日】

【原文及出處】

出自宋·蘇軾《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背景及注釋】

《琴詩》為元豐四年(1081)蘇軾被貶於黃州時所作。作者在《與彥正判官書》中談到乃聽人彈琴後有感而作,並自認此詩為「偈」 。

《琴詩》序:武昌主簿吳亮君采,攜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說,與高齋先生空同子之文、太平之頌以示予。予不識沈君,而讀其書,乃得其義趣,如見其人,如聞其十二琴之聲。予昔從高齋先生游,嘗見其寶一琴,無銘無識,不知其何代物也。請以告二子,使從先生求觀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後和。元豐六年閏六月。

清·紀昀《紀評蘇詩》: 「此隨手寫四句,本不是詩,搜輯者強收入集,千古詩集,有此體否?」

【賞析】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如果說琴聲發源於琴自身,那為什麼把它放在琴匣中就不自鳴?如果說琴聲來自於手指,為何不直接從手指上聽音呢?

對於這首詩的討論很多,大都在探究和賞析詩中蘊含的哲理或道理。特別是以雙重設問、雙重反詰,實際上意味著對琴聲單一發源的否定。事實上,琴需要手指觸動調緊的琴弦才會發聲。只有上品的琴,再遇到心境純淨、琴技高超的彈奏者,才能奏出高山流水這樣美妙絕倫的樂曲。

唐代詩人韋應物寫過一首《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鑿崖泄奔湍,古稱神禹跡。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貽之道門歸,了此物我情。」其中描寫了水自雲靜、石本無聲 ,如何兩相激而發出使人驚的聲音?這裡同樣使用了詰問句式,最後將問題還是留給了道門中人去回答。

歐陽修寫過一篇《論琴》帖:「為夷陵令得一琴於河南劉磯,常琴也。後作舍人又得一琴,乃張粵琴也。後作學士又得一琴,蓋雷琴也。官愈昌,琴愈貴,而意愈不樂。在夷陵,青山綠水,日在目前,無復俗累,琴雖不佳,意則自適。及作舍人學士,日奔走於塵土間,聲利擾擾,無復清思;琴雖佳,意則昏雜,何由有樂趣。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適,無弦可也。」

意思是說,做夷陵縣令時,沒有塵俗之累,琴雖不佳,心意卻暢快;待做到了舍人學士,被俗務煩擾,無復清思,琴雖佳,卻心意雜亂,哪裡還有樂趣可言。若心自適,縱然無弦也可以啊。

歷史上的 「無弦琴」源於陶淵明。初唐房玄齡主持編篡的《晉書·隱逸 ·陶潛傳》稱:「(淵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對此種暗含非議之詞,蘇東坡有不同的見解:「淵明自雲『和以七弦』,豈得不知音。當是有琴而弦弊壞,不復更張,但撫弄以寄意,如此為得其真。(《蘇軾文集》)」  

後來歷朝歷代的許多詩作中都將「無弦琴」作為意趣高雅、不同流俗的典故化用。南宋詩人饒延年(止翁)曾寫過一首七言絕句《無弦琴》: 「月作金徽風作弦,清音不在指端傳。有時彈罷無生曲,露滴松梢鶴未眠。 」

從與琴有關的諸多詩詞中不難看出,從琴聲緣何而鳴到無弦琴,許多詩人將心中的意趣逐漸轉向感悟空無。假若將琴弦比作心弦,琴弦也要保持一定的張力才能發聲,而心弦就好比人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各種或好或壞的觀念,並且具有較強的張力。這些觀念形成的自我(假我)包裹著真我,在受到外界各種因素觸動(手指彈奏)時,便會發出或舒緩悅耳或激昂悲壯、或善或惡的不同聲響。如果去除這些觀念,好比去掉了琴弦的無弦琴,就再也不會被擾動而發出鳴響。

實際上這是一種在世俗中的堅忍修煉過程,不象寫一首哲理詩詞那樣可以一蹴而就,還要有緣遇到真正的佛家大法才有可能實現。從此人的心就可以平靜下來,也就能夠真正做到八風吹不動。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