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與人類:同治初年全國性特大疫災(二)

林蘭 編輯


【正見網2004年07月29日】

編者按:瘟疫和其它天災,旱、水、蟲、風、地震等一樣往往對人類和人類的歷史起著關鍵的作用,在人間的社會、秩序、社會變動與重大事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縱觀歷史,是人主宰著人類的命運,還是蒼天主宰著人類的命運?

◇◇◇ ◇◇◇

同治二年(1863年),蘇南、浙北瘟疫傳染仍未停止。至這年的六月,上海疫疾流行,死亡的人數超過二萬餘人。常熟在六七月間,瘟疫傳染又出現一個高潮,染病死亡的人數眾多。吳江地區又死了很多人,出殯時連抬棺材的人也找不到,直到八月初,染病人數才有所下降,人們陸續恢復往日的正常生活,市面上開始三三兩兩的出現小商小販,外逃的居民漸漸回到原籍。浙北海寧夏季長時間不下雨,顆粒無收,米價居高不下,鬥米賣到千錢,餓死人的事情時有所聞。緊跟著吊腳痧流行,死傷無數。秀水的濮院鎮由於大潮沖壞了海塘,海水倒灌,內河水都帶鹹味。至七月,喝過河水的人開始覺得肚腹脹痛,出現嘔吐腹瀉,是典型的霍亂症狀。八月,霍亂傳播出現高峰,從肚腹脹痛開始,得病後一般不到一週就不治身亡。霍亂來勢猛,傳播快,濮院鎮每天得病死亡的達到數十人。周圍其它城鎮吃過鹹水者,也有許多人得了霍亂而去世。這種疫病也在部隊中傳播。其時左宗棠被授為閩浙總督餅浙江巡撫後,指揮蔣益澧部清軍進攻富陽的太平軍。清軍僅萬餘人,得病眾多,左宗棠自己也得了瘧疾。

同治二年夏天,湖南的嘉禾、永綏等地都有大疫流行。陝西瘟疫也在全省範圍內流傳開來。七月,從四川攻人陝西的李永和、藍大順起義軍聯合太平軍包圍了漢中。漢中的知府、道員染上疫病先後病死。被包圍時間一久,城內缺糧少衣,疾疫流傳,每天死亡士兵有千餘人。不久,潼關地區也流傳起瘟疫來,守關的士兵一大半染病身亡。時人余澍疇《秦隴回務紀略》中對陝西的疫情嚴重性作了詳細的記述。他說:「自夏徂秋,疫癘大作,死亡甚多,至有全家無一生者。」「無滄富貴貧賤,半死刀兵,半死疫癘,通省皆然。」

同治三年(1864年),清軍和太平軍在蘇浙戰場進行最後決戰。隨著太平軍的撤退及清軍的到來,蘇南、浙北地區疫病再起。這年四月,太平軍從常熟撤出後,疫病四起,當地的醫生一天忙到夜的替人治病。常熟的西南地區,疫病肆虐最為嚴重,死的人最多。至六月中旬以後,常熟地區的發病數才開始降下來。清軍通過激烈的戰鬥攻克了南京,南京城已是殘破不堪,衛生設施破壞殆盡,因此清軍一駐紮下來,軍營中疾疫又流傳開來。這年四月,由於在浙江戰線全面失利,太平軍從湖州撤出。六月,湖州出現高溫天氣,疫病流傳開來,每天死亡人數超過百人。由於戰爭燒掠了家園,出現了很多難民,一些慈善機構在南柵設施粥局,每天接受施捨的人數以千計,這些難民中每天得病而死的仍有五六十人。疫病一直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死亡的難民與日俱增。

南方其它地區同治三年的疫病也帶來了比較嚴重的災害。如清朝在福建的駐軍,每天染疫而死的數以百計。雲南回民起義,清政府派兵前去鎮壓,但實際上戰死的比因疫而死的人數要少得多。這年七月,扛川縣疫癘盛行,但縣堀內疫病死亡的就達五百餘人。夏秋之交,貴州遵義爆發大疫病,疫病傳播速度既快,範圍又廣,城內外百姓有許多全家都染病臥床的,有一家死存僅二三口的,更有一個家族全部死絕的,農村的疫病似較城內為害更大。至秋季,疫病再次出現高峰,這次發生的主要是瘧疾,農民如果下田收割水稻,馬上會染上瘧疾,不久就撲倒在田裡,每二十個病人中有五六個必死無疑。因此人人驚恐,不知如何措置,眼睜睜的看著稻穀成熟而不敢下田去收割。成熟的稻穀無法收割,留在田裡發芽霉爛。遵義地區次年即發生重大饑荒,米價日漲。清江廳這年秋天也發生了瘟疫,由於病死的人實在太多,到處都是新埋屍體的墳堆,所以很多人背井離鄉,流亡他處。一些人得瘟疫死後,買不到棺材,只能隨地一埋,沒死的青年男女為生活所迫,被賣給富家當奴僕。

同治初年的災疫,是以霍亂(吊腳痧、轉筋痧)這種烈性急性傳染病流行為主,以細菌性痢疾等胃腸道和其他多種傳染病摻雜在內的特大全國性、綜合性瘟疫流行,死亡人數估計超過百萬,尤以同治元年的災疫危害最深,範圍最廣,以戰爭激烈的安徽、扛蘇、浙江三地受災最為嚴重,江蘇、浙江三年都有疫病在流傳,證明疫病從未停息過。這三年疫病危害的程度和流傳的頻繁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參考資料:《三千年疫情》)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