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懟

大法弟子


【正見網2024年05月16日】

我過去很喜歡懟人,容易從別人的話裡發現問題。

自己感覺有道理,因為明明看到了問題嘛,但經常被先生說我在抬槓、較真兒,一個同修曾說我總是懟她,另一個同修曾說我愛否定別人的話。如果不是幾個人都指向這一點,我自己還認識不到呢。

先生曾說和我說話很累,因為我愛挑漏。他說,誰平時說話也不可能象在法庭上那樣嚴絲合縫,都是大概表達一下意思,我應該去儘量理解別人的意思,而不是挑漏。他指出,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你過去不是那麼說的嗎,怎麼現在又這麼說?但其實情況不同、語境不同,而我卻不去仔細分辨,而是覺得別人前後矛盾。

因為這個問題,我還容易與人爭執、辯論,後來經過了很多年、很多次和不同人的磨合,終於基本改掉了愛懟人的習慣。

我認識到,懟人的背後是自以為是,就是認為自己對了、對方錯了。「懟」字的上面是個「對」,下面是個「心」,就是心裡認為對。我發現,當我抱著謙遜之心,去細心體察對方的意思時,就能看到其中的道理,過去容易否定別人,還與粗糙急躁的習性有關。

師父說:「對的是他 錯的是我 爭什麼」(《洪吟三》〈誰是誰非〉)。

要轉變觀念,把「認為自己對」轉變為「認為對方對」,那樣,也就不會懟人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