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修靜

雨靜


【正見網2024年08月02日】

很久以前,在我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就覺得「靜」這個字很美,但究竟美在哪裡呢,也不是很明白。只覺得一看到這個字,內心便澄澈安寧,祥和舒適,也許這也是生命中對修行的一種本能的嚮往吧。那時候很是羨慕同學名字裡帶一個「靜」字的,自認為這樣的名字有一番優雅脫塵的意韻。

後來修煉了,知道「靜」對修煉人的重要性,師尊在《轉法輪》中說:「可是他們那顆心靜到什麼成度啊?靜到一種可怕的成度。你要一個人靜到這種成度還行,四、五個人坐在那裡邊,都靜到那種成度,象一潭死水什麼都沒有,我想感受他們感受不了。那幾天我真的心裡頭很難受,就感到那麼一種滋味。我們一般人想像不到,感覺不到的,完全是無為的,是空的。」我悟到,對修煉的人而言,越靜,層次越高。靜,也是高層生命的生存狀態。

古人云:「心靜可以通乎神明」,意思是:內心寧靜可以通達神明。為什麼內心寧靜可以通達神明呢?師尊在《轉法輪》中說:「釋迦牟尼講正念,得一心不亂的念經,真正的能夠使他修的那一法門的世界產生震動,才能招來覺者。」原來只有心靜,無雜念,才能將願望通達神明,請來覺者呀。

師尊在《新加坡法會講法》中說:「我經常講這樣一句話,我說一個人不抱著自己任何觀念去對別人講,跟別人指出他的缺點,或告訴他什麼,他會被感動的落淚。沒有你自己的任何因素,你不想得到什麼,甚至於你不想為自己保護什麼,你真的善意為別人好,他真的能夠看到你這顆心,不管是什麼樣的人。」我悟到,內心的清靜也是一種力量,一個人越是安靜,就會越有力量,這種力量來自內心,來源於本真的自我,純正而強大。

佛家語:「靈台清靜,靜能生慧,慧能生智。」 道家也說 「靜能生定,定能生慧 。」儒家亦認為「靜能生慧」。總之,儒家、佛家、道家都認為,「靜能生慧」,「靜能開悟」,「靜能正道」。那麼,如何才能修靜呢?修靜必要修心,心不入世,心不念塵,身在紅塵,心在方外,不爭不鬥不驚不懼不憂不慮,聚散離別生死得失隨其自然。守德無為修口,排斥慾念和不好的思維,「他日煙雲一過,方知真道已得。」(《洪吟》<自修>)

不當之處,望同修慈悲指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