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4年10月05日】
【原文】
語出《論語·泰伯》: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①,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注釋〕
①見(Xiàn):同「現」。
【註解】
〔論語註疏〕(三國魏何晏注,北宋邢昺疏)「子曰」至「恥也」。○正義曰:此章勸人守道也。「子曰:篤信好學」者,言厚於誠信而好學問也。「守死善道」者,守節至死,不離善道也。「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者,亂謂臣弒君,子弒父。危者,將亂之兆也。不入,謂始欲往,見其亂兆,不復入也。不居,謂今欲,見其巳亂,則遂去之也。「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者,言值明君則當出仕,遇暗主則當隱遯。「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者,恥其不得明君之祿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者,恥食污君之祿,以致富貴也。言人之為行,當常如此。
〔論語集說〕(南宋蔡節)節釋曰:篤信者,信之不回也,篤信以好學,則其學實矣。守死者,守之不變也,守死以善道,則其道固矣。此有學有道之士也。危邦,危殆之國也,未至則不入也。亂邦,雖未危而刑政紀綱紊矣,已至則不居也。此去就之義潔也。天下舉一世而言,有道則見於世,無道則隱其身而不見也。此出處之分明也。去就出處不失其宜,非有學有道者,其孰能與於此!若邦有道而無可行之學,邦無道而無能守之道,是則可恥之甚也。
【評註】
只有守住人性之中的善不移,方能不斷提升道德,累積善德,「守節至死,不離善道也。」「守死以善道,則其道固矣。」同時抑制住各種觀念或外來的各種干擾因素,努力做到積德而不失德。這些都是在為自己鋪墊未來得道的基礎。「篤信者,信之不回也」。真正的信是信在先,見在後;形而下的信則是見在先,信在後。這也是迷於世間的人類所獨享的造化和回升的保證,也是一道昇華或下滑的人生選擇題,決定著個人的未來去向。 「無道則隱」的意思是,在邪惡勢力在社會中占主導的情況下,歸隱可以避免自己隨波逐流、偏離善道因為做壞事而失德。
【評析】
孔子曾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泰伯》)」 意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後天的環境和各種觀念的習染不同,才有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善乃人的本性,但同時人性中還有惡的一面的因素存在,這是由於宇宙一定範圍內存在的相生相剋之理的制約。因此,人若守住善之不變,就可以盡力避免人性或觀念中惡的一面釋放而造業。人生的苦難與承受也都是因為要償還之前所造下的業力。
為什麼要「守死善道」?《中庸》第一章開篇便說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是宇宙特性在不同層次的展現,循道做人可以提升,反之則會下滑,並影響到個體生命的未來。
人生於天地之間,善乃是生命價值之所在,並非一種志向或理想。善也是人的心態和為人處世一切行為的出發點,「守死善道」的意涵是指堂堂正正堅守善,不會因個人的生存或利益而有傷害善德之為。「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就是不管境遇如何,都能守住心中的善,不會汲汲營營和隨波逐流,正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