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寺廟的由來說修心的重要

劉曉


【正見網2024年12月29日】

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證悟了他所在層次的佛法後,為了普度眾生,開始向眾生傳佛法。最初在印度傳佛法時,並沒有寺廟,出家人很多都是在森林裡、山洞中,圍成一圈苦修的。後來為了給佛陀講經說法提供居住場所,才修建了「精舍」,意思是「住處」,這大概算是早期的寺廟。

印度舍衛國的祗園精舍和竹林精捨是印度最早的寺廟。因為竹林精捨是由伽(qié)藍陀長者獻地建築而成的,所以後人也把寺院稱為「伽藍」。被譽為「文學版《清明上河圖》」的北魏傳世之作《洛陽伽藍記》中,描述伽藍是「花果蔚茂,芳草蔓合」之地。唐代西去取經的玄奘法師所注的《大唐西域記》記載:「諸僧伽藍莊嚴佛像,瑩以珍寶,飾之錦綺,載諸輦輿,謂之行像,動以千數,雲集會所。」

根據史料,印度早期的佛教活動場所多為石窟式建築。無論是精舍還是石窟,主要的用途都是讓出家僧人在其中修行和居住,因此起初裡面並沒有現在寺院中的塑像和經卷。原因是釋迦牟尼佛講法只是口傳,並沒有文字書籍的流傳;而且佛陀禁止造像崇拜,要求修行者依佛法之本而不是依靠外在的權威。

釋迦牟尼涅槃被火葬後,古印度的八位國王派使者到火葬地,要求分給佛舍利,經再三協商,佛舍利平分給了八位國王;但還有兩國國王沒有拿到舍利,就各取了裝舍利的瓶子和骨灰回去安葬。各國把分到的捨利帶回國建塔安葬,並定期舉行紀念會。也就是說,當時在印度共建造了十座塔,即「八王起八塔,金瓶及灰炭;如是閻浮提,始起於十塔」。

塔,梵文中的意思是高墳、高顯處,是當地的紀念性墳墓的通稱。除了造塔安放、供養佛陀的身骨、齒髮和燒出的捨利子外,僧人們還開始編輯整理佛陀講說的內容,由此出現了佛經。慢慢的,塔逐漸成為人們敬拜佛陀的對像和以後佛寺的主要建築之一了。

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的阿育王時期,佛教成為印度國教。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下令挖掘了「八王」舍利塔,只有一、二座塔因堅固難破而未能開啟。取出後的捨利被重新分配裝入八萬四千個寶函,並造了八萬四千座塔來安奉。其中中國造有19座。目前,通過考古發現,在中國土地上已經發現如下地方有佛舍利,它們是西安法門寺,有佛指舍利;北京香山的靈光寺,有佛牙舍利;還有浙江鄞(yín)縣阿育王寺、蘇州虎丘塔,甘肅天水,鎮江甘露寺鐵塔等地,也都發現過佛舍利。我們重點說說法門寺。

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裡處法門鎮的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現寺內尚存的北魏千佛殘碑就是立塔建寺後不久樹立的,當時稱「阿育王寺」,是供奉佛舍利的寶塔之一。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後裔拓跋育擴建法門寺,並於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史李敏第二次開塔瞻禮。

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佛教在中原大地的洪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初時,高祖李淵改其名為「法門寺」。

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這裡剃度僧人80名入住法門寺,寶昌寺僧人惠業為法門寺第一任住持。唐朝貞觀年間,把阿育王塔改建為四級木塔。唐代宗大曆三年(786年)改稱「護國真身寶塔」。

自貞觀年間起,唐王朝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對法門寺進行擴建、重修工作,寺內殿堂樓閣越來越多,寶塔越來越宏麗,區域也越來越廣,最後形成了有24個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內僧尼由周魏時的五百多人發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輔」之地規模最大的寺院。

宋代法門寺承襲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闊氣勢,被恢復到最大規模,當時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

明清以後,法門寺逐漸衰落,特別是清朝末期和民國期間,因戰亂等原因,寺中原有僧眾早已不知去向,寺廟也呈現出破敗景象。1953年,良卿法師來此擔任住持,經過多方呼籲,四方求援,將佛殿、圍牆及鼓樓進行了修整,香火也重新點燃。文革期間,良卿法師焚身護衛安放舍利的寶塔,嚇退了紅衛兵。直到1987年寶塔地宮被開啟,佛祖真身指骨舍利才重現人間。

公元一世紀前後,造像藝術隨著希臘帝國的崛起而傳入印度。佛教徒開始建造佛像、菩薩像,佛教的崇拜也從禮拜象徵佛身的捨利塔轉向了造像觀想、禮敬佛陀。造像出現後,必然要修建安置造像的場所,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寺廟建築格局也就隨之產生了,其中造像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這種造像的情形和藝術,也隨著佛教的傳播而進入中國。最初的造像,還帶有古希臘式的風格,慢慢的,中國佛教造像走向本土化,中國畫史中記載的繪畫巨匠和塑匠都曾是佛畫佛像的創作高手。

實際上,無論是塔、佛像還是寺院的建築,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會受到當地文化和習俗的影響而有一定的差異。通常,中國佛教寺廟是以塔為標誌,殿堂為主體,造像為核心內容的宗教建築群。

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建造法則,一般是把主要的建築放在南北中軸線上,附屬設施安置在東西兩側,如故宮的建築格局。中國的寺廟格局也是如此,但是受朝代、地域和特殊地形的影響會有一些差別,比如遼代的建築都坐西朝東等。

一般來看,漢地的寺院從南向北主要的建築分別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藏經樓(閣)等坐北朝南的正殿。東西二邊的配殿主要分東側的生活區,有僧房、香積廚、齋堂、職事堂、客堂等,西側的禪堂和雲水堂,即接待外來僧客的住宿之處。

佛寺大門一般是三門並立,中間是一座大門,兩旁各有一小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也就是說,當人跨入山門後,就要將世俗之事全部拋開。「三門」又稱「山門」。有的寺院只有一座大門,也稱為三門式山門。三門常蓋作殿堂式,故又稱為「山門殿」。佛教中有名的哼哈二將便分立在山門兩側,威風凜凜。

現在,佛教徒一般禮拜的物件為佛經、佛塔(舍利)和佛像,其中以佛像最為普遍。佛寺本身主要也是為供奉佛經、佛、菩薩等造像而建造的。雖然,建造佛像並不符合佛陀在世時對弟子們的教導:不以有相(形)作為信仰的對像,但是人的心理總是希望把美好的東西用有形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才導致了造像、寺廟的出現。

從寺廟的由來可見,修煉最重要的是修心,要依佛法之本修行。如果只將心思花在造像、建廟上而不實修,亦是難以修成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