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1月13日】
很多人喜歡爭執個你對、他對,否則就心裡不平衡。人們常說這種人犟死理。真的是要不得。
古代有一對父子性格都很剛烈,一點都不肯謙讓於人。一天,父親留客人飲酒,派兒子入城買肉。兒子提著肉回家,將要出城門,恰巧一個人面對面走來,兩人不肯相讓,挺著身子面對面地站在那裡,僵持了很久。父親見兒子這麼長時間也沒有回來,就去尋找,看到這種情景,就對兒子說:「你暫時帶著肉回去陪客人飲酒,讓我跟他在這裡對站著!」
這位父子得到了什麼嗎?什麼也沒有。無端浪費了時間和精力。真是得不償失。
古代不知道誰寫了一首詩《傅玄引諺》。全文「己是而彼非,不當與非爭。彼是而己非,不當與非平。」
大意是說對方錯了你對了,為甚麼與錯的爭執呢?如何自己錯了對方對了,更不應該與對方爭執。站在對錯的理上看問題,真的是這樣的。
大法師父在經文《二零零三年元宵節講法》中告訴我們「當然爭執起來的時候啊,客觀理由都很充足,當時所處的環境、那個場合也都不同,具體情況都不同。具體怎麼去針對,還是你們修煉中要做好。」
我們爭執的時候,其實都是有自己的理由、自己放不下的執著的。都是為了私利的。所以修煉中,要去掉爭執的人心。而世人也是如此,與錯的人爭執不值得,自己錯了還去爭執不道德。一個好人也不要與人爭執的。
前段時間,與客戶發生爭執。最後發現也是為了利益,問題出來了不想承擔責任。放下人心,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善意的解釋一下也就是行了。如果客戶執意你錯了,是為了利益,必然不會輕易罷手;如果對方對了,就應該大大方方的承認。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爭執的背後,往往都是利益和面子在作怪。放下它,一切也就平和了。
原文:
有父子俱性剛不肯讓人者。一日,父留客飲,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將出城門,值一人對面而來,各不相讓,遂挺立良久。父尋至見之,謂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飯,待我與他對立在此!」(作者:馮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