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5月08日】
明代著名的畫家唐伯虎,其實也是一位非常清醒理智的哲人。他的這首《警世》,更是其一生的寫照。我們眼裡的唐伯虎是一位玩世不恭、風流倜儻的樣子。真實的唐伯虎不是這樣的。為甚麼會這樣,我們從他的詩中就會得到答案。
「世事如舟掛短篷,或移西岸或移東。幾回缺月還圓月,數陣南風又北風。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痴呆半作聾。」
在詩人的眼裡,人生就像是在行舟、楊帆遠行。一會向東一會向西。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風向一會南、一會北。人生有幸福的時光、也有悲傷的日子,猶如花的鮮艷與凋謝。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能夠裝聾作啞的過去就可以了,何必當真呢?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無法做主的。
很多很有名的人,卻以愛玩、惡作劇的性格出現在我們面前。其實外人又有誰知道,他們心中的苦楚呢?明明自己很悲傷,還要在人面前表現的雲淡風輕。只能以這種玩世不恭的樣子來掩蓋了。唐伯虎也是如此。生命中的辛酸事又有誰能知道、又有誰關心呢?
經歷了大喜大悲的詩人,以一種痴傻的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但他比很多人都要清醒明白。只是太多的無奈和辛酸,無處可訴,只得掩蓋起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