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8月25日】
古人做人的原則是「仁義禮智信」。但其實堅持真相才是更重要的。道理很簡單,「仁義禮智信」中有個信字,一個人不說真話,怎麼可以讓人相信呢?這主要是針對所謂的善意的謊言而言的。看上去是善意,其實其中有很多自私的成分存在。
據《宋史》記載:
魯宗道做人剛正且正直,嫉惡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於直言,不拘謹。擔任教育太子的官時,家住得離酒店很近,有一次穿著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宮,使者到了魯宗道家的門口,過了很久,魯宗道才從酒店回來。使者先回宮了,約定說:「如果皇上怪罪你來晚了,用什麼來回答?」魯宗道說:「你只管說實話。」使者說:「你這樣是會有罪的。」魯宗道說:「喝酒,人之常情。欺騙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啊!」真宗果真問了,使者詳細地把魯宗道所說的告訴了皇上。皇帝問魯宗道,他道歉說:「有老朋友從鄉裡來,我家貧窮得沒有杯盤,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認為他忠誠誠實可以重用。
魯宗道堅持說真話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使者負責,更可以讓人看到他的信。
使者看似是在幫助魯宗道,其實想想一旦穿幫二人都會禍罪。真的是得不償失呀。當然也有喜歡聽假話的皇帝,那又是一種結局了。
師尊開示「而微觀物質又是由更微觀物質組成,直至窮盡。那麼真也是真、善、忍構成的,善也是真、善、忍構成的,忍同樣是真、善、忍構成的。道家修真何止不是修真、善、忍,而佛家修善又何止不是修真、善、忍,其實只是表面形式不同而已。」(《精進要旨》〈淺說善〉)
任何的生命,都是法組成的。因此裡面都是包涵著「真」的。看上去別人會為了讓你避開麻煩,而勸你不要說真話傷人。其實內心都是希望人人都是說真話的。因為這是生命的本質決定的。
朋友之間、夫妻之間、領導下屬之間、同事之間,往往都會存在一個怪圈,就是遇到問題時都會教我們通過假話的方式避開麻煩,但也同時希望你是一個說真話的可信之人。
人類的理是反理,所以很多人會說假話。但又是靠正理來維持的,所以人們都喜歡說真話的人。
一個人不被環境所累,堅持說真話,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魯宗道就因此得到了皇帝的信任,道理是一樣的。
原文:
宗道為人剛直,疾惡少容,遇事敢言,不為小謹。為諭德時,居近酒肆,嘗微行就酒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酒肆來,使者先入,約曰:「即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宗道曰:「第以實言對。」使者曰:「然則公當得罪。」曰:「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問,使者具以宗道言對。帝詰之。謝曰:「有故人自鄉裡來,臣家貧無杯盤,故就酒家飲。」帝以為忠實可大用。(《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