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吟者李白

雲熙


【正見網2025年11月19日】

「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

                     ----李白

李白作為詩仙,他的詩自然是與眾不同的。我們寫詩,往往會想辦法推敲每一個字在裡面的作用、內涵是否與我們要表達的一致、讀起來是否通順等等。

而李白的詩,卻是一氣呵成的。尋不見一點點人為的雕琢痕跡。自然又朗朗上口。

「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詩人寫詩時已有醉意,不覺間已經黃昏,紛紛落花灑在詩人的身上。在這裡給人的感覺,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並沒有想刻意的表達什麼。不僅語言上沒有雕琢之痕、連立意都是非常簡單的,並沒有想刻意的將某種認知推給我們。

然而,詩人卻可以給我們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仿佛那位吟者就是我們。詩人飲酒可以稱為「飲者」、吟詩又可以稱為「吟者」、隱居山林也同樣是「隱者」。真的有些韻味。

「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飲完酒,獨自散步在小溪旁,有明月相伴。連鳥兒也不見了。看似還是在陳述,但我們看到的是詩人的孤獨。

在寫詩上,詩人似乎是最好的;在治理國家上,也有自己的理解;而心中的那份孤傲,更是讓人無法比擬的。正因為如此,詩人才是孤獨的。

或許詩人有更高的境界,無法寫入詩中、也無法告訴世人。是什麼?是修道嗎?

詩人確實四處尋訪名師尋道,只是不盡人意。或許這才是詩人心中真正的孤獨與無奈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