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規曹隨 無為而治

蕭風 整理


【正見網2005年12月28日】

平陽侯曹參,沛縣人。漢高祖做沛公開始起事時,曹參跟隨高祖。

曹參跟隨高祖戰功赫赫,總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

漢王(劉邦)做了皇帝,把長子劉肥封為齊王,任命曹參為齊國相國。高祖六年(前201),把平陽的一萬零六百三十戶封給曹參作為食邑,封號叫平陽侯。

孝 惠帝元年(前194),廢除了諸侯國設相國的法令,改命曹參為齊國丞相。曹參做齊國丞相時,齊國有七十座城邑。當時天下剛剛平定,悼惠王年紀很輕,曹參把 老年人、讀書人都召來,詢問安撫百姓的辦法。但齊國原有的那些讀書人數以百計,眾說紛紜,曹參不知如何決定。他聽說膠西有位蓋(gě,舸)公,精研黃老學 說,就派人帶著厚禮把他請來。見到蓋公後,蓋公對曹參說,治理國家的辦法貴在清淨無為,讓百姓們自行安定。以此類推,把這方面的道理都講了。曹參於是讓出 自己辦公的正廳,讓蓋公住在裡面。此後,曹參治理國家的要領就是採用黃老的學說,所以他當齊國丞相九年,齊國安定,人們大大稱讚他是賢明的丞相。

惠 帝二年(前193),蕭何去世。曹參聽到這個消息,就告訴他的門客趕快整理行裝,說:“我將要入朝當相國去了。”過了不久,朝廷派來的人果然來召曹參。曹 參離開時,囑咐後任齊國丞相說:“要把齊國的獄市作為某些人行為的寄託,要慎重對待這些行為,不要輕易干涉。”後任丞相說:“治理國家沒有比這件事更重要 的嗎?”曹參說:“不是這樣。獄市這些行為,是善惡並容的,如果你嚴加干涉,壞人在哪裡容身呢?我因此把這件事擺在前面。”①

曹參起初卑賤的時候,跟蕭何關係很好。到蕭何臨終時,蕭何向孝惠皇帝劉盈推薦的賢臣只有曹參。曹參接替蕭何做了漢朝的相國,做事情沒有任何變更,一概遵循蕭何制定的法度。

曹 參從各郡和諸侯國中挑選一些質樸而不善文辭的厚道人,立即召來任命為丞相的屬官。對官吏中那些言語文字苛求細微末節,想一味追求聲譽的人,就斥退攆走他 們。曹參自己整天痛飲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賓客們見曹參不理政事,上門來的人都想有言相勸。可是這些人一到,曹參就立即拿美酒給他們喝,過了一會兒, 有的人想說些什麼,曹參又讓他們喝酒,直到喝醉後離去,始終沒能夠開口勸諫,如此習以為常。

曹參見別人有細小的過失,總是隱瞞遮蓋,因此相府中平安無事。

曹 參的兒子曹窋(zhuó,琢)做中大夫。漢惠帝埋怨曹相國不理政事,覺得相國是否看不起自己,於是對曹窋說:“你回家後,試著私下隨便問問你父親說:‘高 帝剛剛永別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輕,你身為相國,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請示報告,根據什麼考慮國家大事呢?’但這些話不要說是我告訴你的。”曹窋假日休 息時回家,閒暇時陪著父親,把惠帝的意思變成自己的話規勸曹參。曹參聽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說:“快點兒進宮侍奉皇上去,國家大事不是你應該說 的。”到上朝的時候,惠帝責備曹參說:“為什麼要懲治曹窋?上次是我讓他規勸你的。”曹參脫帽謝罪說:“請陛下自己仔細考慮一下,在聖明英武上你和高帝誰 強?”惠帝說:“我怎麼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參說:“陛下看我和蕭何誰更賢能?”惠帝說:“你好像不如蕭何。”曹參說:“陛下說的這番話很對。高帝與蕭何 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經明確,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謹守各自的職責,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隨意更改,不就行了嗎?”惠帝說:“很好。”

曹參做 漢朝相國,前後有三年時間,清靜無為,不給百姓增加負擔。他死了以後,百姓們歌頌曹參的事跡說:“蕭何制定法令,明確劃一;曹參接替蕭何為相,遵守蕭何制 定的法度而不改變。曹參施行他那清淨無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寧不亂。”(“蕭何為法,若劃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太 史公(司馬遷)說:曹相國曹參的戰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為他跟淮陰侯韓信一起共事的緣故。等到韓信被消滅,列侯成就的戰功,唯獨曹參據有其名。曹參作為 漢朝相國,極力主張清淨無為,這完全合於道家的學說。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統治以後,曹參給予他們休養生息的時機,所以天下的人都稱頌他的美德。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夫獄市兼受善惡,若窮極,奸人無所容竄;奸人無所容竄,久且為亂。秦人極刑而天下畔,孝武峻法而獄繁,此其效也。老子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參欲以道化其本,不欲擾其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