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6年07月14日】
「西岐城中鼓樂喧,文王聘請太公賢;周家從此皇基固,九五為尊八百年。」
文王依照散宜生之言,齋宿三日,第四天,沐浴更衣,行大禮迎聘子牙。城衙氤氳(yin- yun-)香滿道,郭外瑞彩結成祥。舉城轟動,萬眾矚目。
文王率文武大臣,離城三十五裡來到溪,至林邊命人馬駐紮,自己和散宜生徒步入林,為了不驚動大賢。
子牙專注的垂釣,文王悄悄來到身後,立足靜觀。子牙明知駕臨,佯做不知,故作歌唱。
「西風起兮自雲飛,歲已暮兮將焉依?五鳳鳴兮真主現,垂鉤竿兮知我稀。」
隨後文王的一句「賢士快樂否?」
至此圓了飛熊夢兆;從此開始了明君賢相的千古佳話;從此開啟了討伐無道暴君的先河;由此奠定了周王朝的八百年基業。
子牙出仕,年已八十。
後來,殷受在奸臣的授計下,三番五次的出兵征討甘為臣下的西歧,均被子牙歷萬難而破之。
合了三十六路人馬征討的天數,子牙建議武王出兵拜將,弔民伐罪,救民於水火。同時也響應天下六百諸侯的請求,會合孟津。武王不從。大夫散宜生再諫,今天下伐無道殷受,若大王不從,那三路諸侯勢必先征伐西歧,再討伐昏暴。更會招來兵荒馬亂,黎民塗炭,不若依相父之言,統兵大會孟津,與天下諸侯,陳兵商郊,觀政於商,俟其自改。則天下生民,皆蒙其福,又不失信於諸侯,遺災於西土。上可以盡忠於君,下可以盡孝於先王,可稱萬全之策。
忠臣們的據理直諫,使武王改變初衷,決定命子牙出兵討伐。
於是,一場上驚動了老子、元始天尊,中有諸神萬仙參與的,下有芸芸眾生配合的,順天象除惡暴,還安泰於萬民的歷史上的正邪大戰,開始了。最終是,邪不壓正,以殷受自焚,妲己被正國法,梟首、惡神、惡仙伏法受裁而告終。
三番五次的推讓後,武王終於被八百諸侯推舉為當朝天子。因為再繼續推讓下去,恐怕失了諸侯心,天下勢必陷入萬國無主,戰亂連綿,塗炭百姓的狀態。
隨後,子牙歸西歧登台封神,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那個處處與子牙作對的申公豹,那個曾經在元始天尊面前發過誓約,而又背棄了的申公豹,也得到了他真實心性表現的該得的位置。
天上人間,共同演繹了一場,大德之士得天下,昏庸暴戾,殘虐黎民者遭天懲,精彩跌宕的大戲。
人神共存的時代,到此結束。神仙歸位,各司其職,承天景命行正道;凡人入俗,三綱五常,大戲轉蓬鋪就回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