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者修行(篇二):紂王無道百姓逃 西歧殷勤難民笑



【正見網2006年07月01日】

(一)

縱觀華夏五千年,朝朝代代大戲迭起,風雲人物走馬轉蓬。漁樵唱晚,歲月蹉跎。提起來,精彩的故事比比皆是;道開去,醒人的寓言膾炙人口。

我們今天要重複的,是這樣一段,因為它不止是精彩,其中包含著,人類已經丟失久遠了的,傳統文明的精髓部分,和人類生存的最基本要素 ―― 淳厚道德的芳馥,以及,當之無愧治世楷模的,一個側影。

這已經是,三千年前的事情了。

……

一夥老老少少的男女,再也受不了紂王殷受的殘暴無道,黃塵古道上,他們一臉恐慌疲憊的躑躅著,父攜子哭,妻嘆母哀。他們要投奔西歧姬昌那裡,因為天下人都知道,文王愛民如子。

現在,這些難民,飢腸轆轆的在徘徊等候,滿腹的焦慮,寫在滄桑的臉上清清楚楚。

終於,姜子牙出來了,滿臉的羞慚。一問,果然是張總兵不放這些人出關。眾人聽罷,嚎啕痛哭,哀聲徹野。因為出逃不成,會罪加一等。子牙不忍看到無辜的百姓遭受塗炭,於是動了惻隱之心,說你們不必啼哭,我送你們出五關。眾人中有的說,老爺您自己還朝不保夕,怎麼能管了我們。子牙說:有願意出五關者,黃昏時候,我叫你們閉眼,你就閉眼,聽到耳邊風聲響,也不能睜眼,不然掉下摔出腦漿可別怪我。眾人應承。

一更時分,子牙遙望崑崙山拜罷,口中念念有詞,一聲響,子牙借土遁法救出八百黎民。眾人只聽得耳邊颯颯風聲,不一時,四百裡行程,把臨潼關、穿雲關、界牌關、汜水關甩在了腦後,來到金雞嶺。子牙收了土遁,眾民落地,子牙說,到了西歧地界,你們自管去吧。

眾人叩首謝恩離去。子牙隱跡林泉。

這群難民翻過金雞嶺,過了首陽山,穿過白柳村,再翻過西歧山,漸漸的來到了西歧城。入城觀看,果不虛傳,只見這裡,民豐財阜,行人讓路,老幼不欺,市井謙和。真乃堯天舜日,別是一番風景。

大家修書一封,交給上大夫府。

翌日,散宜生把此事報知姬昌長子伯邑考,伯邑考傳命:既然朝歌逃民,紂王失政,無妻者給銀子使他娶妻,眾者散發銀兩使其安家,鰥寡孤獨者,在三濟倉造名,使其自領口糧。

吩咐完畢,伯邑考眉頭緊蹙的對散宜生說,父王在裡地囚禁了七年,不知吉凶,我要去朝歌代父贖罪,不知意下如何?

散宜生說,主公臨別時說,七年災滿,自然歸還,不得擅自探望。如果公子不放心主公,可打發一名小卒,前去問安。也不失孝道,何必親自出馬,身臨險地。

伯邑考嘆息說,父王有難,七載禁於異鄉,舉目無親,吾為人子,於心何忍。所謂立國立家,徒然虛設,要我等九十九子何用?我自帶祖傳三件寶物,去朝歌進貢,替父王贖罪。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