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嶽仙跡探微系列(一):北嶽恆山

牟梅


【正見網2007年02月14日】

(一)恆山

列為中國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位於今天河北省曲陽縣與山西渾源縣的交界處。它的主峰海拔高達2017米,為五嶽之最。恆山曾先後用名為常山、大茂山、神尖山等。

相傳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到渾源,見此山氣勢雄偉,若北天之門,遂封為「北嶽」。中國古書《山海經》中稱恆山為「北嶽之山」。《尚書・禹貢》中說:「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于海。」《周禮・職方氏》中又言:「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恆山。」漢朝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真正為恆山「定了位」。他寫道:「北嶽,恆山也。」為甚麼稱為恆山呢?因為它位置在北方,為萬物所伏,系恆常之所,故名。

歷史上,恆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修道之人修行的理想所在。

相傳茅山派祖師茅盈在十八歲時,離開家到恆山中修煉,讀老子的《道德經》和《周易》。《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一記載了唐朝道士張果老隱於恆山修煉的故事。書中說:「張果老,不知道是哪裡的人。唐朝武則天當政時,他在中條山隱居。當時的人相傳他有長生不老之術,他自己說已經有幾百歲了。張果老曾撰寫《陰符經玄解》,講述了玄妙之理。武則天派人召他進京,張果老就裝死。後來人們又見到他,在恆州和恆山間往來。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恆州刺史韋濟向玄宗上書,陳說張果老仙跡。玄宗派人再次請他進京,張果老同意了。在京城呆了一段時間後,張果老請辭歸山。玄宗賜其為「銀青光祿大夫」,號為「通玄先生」。等他回到恆山後,人們就不知其所蹤了。據說他已經成仙,後人將其列為「八仙」之一。現在在恆山上一個地方叫「果老嶺」。到了宋元時期,有更多的人來到恆山修行。

在恆山上,有不少道觀和佛寺,建於北魏時期的懸空寺就建在恆山的懸崖峭壁上,其建築構思之精巧,對一千四百多年後的今人仍是一個奇蹟。可以想見當時的修煉之人修煉之堅定。在懸空寺下南側的峭壁岩石上,還留有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壯觀」二字。

恆山上留有仙跡的地方除了「果老嶺」,懸空寺,還有元靈宮、會仙府、通元谷、十王殿、飛石窟等。

唐朝詩人賈島曾有詩作《恆岳廟》:

天地有五嶽,恆岳居其北。
岩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