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3月06日】
古時的中醫是非常發達的,他們能用很好的方法給人治病;可是作為一個好醫生,為人治病之後,所期望的是讓人不再生病,所以有「上工治未病」的說法。
那麼,古代的中醫有多發達呢?他們怎麼給人治病?又,為甚麼可以治未病呢?因為他們有很好的診治工具,包括了發達的經絡及五臟六腑的解剖學、生理學,對於人和天地的互動之間的認知,例如經絡和時辰有一定的關係而能對於病情做很好的處理。
病給治好了,現代的中醫能使用古時醫生所累積的經驗,教給病人用各種藥方或用砭石、針灸的方式保養,也教給病人合於自然的養生方式,以致能讓人不再生病。
【中醫的解剖學】
古時的中醫在發展過程中,早就有有關人體解剖學的概念。它認為人的器官包括了五臟、六腑。五臟包含的是肝、心、脾、肺、腎,六腑則是膽、小腸、胃、大腸、三焦、膀胱。髒和腑互相之間有一種叫作「表裡」的關係;每一個髒都有一個腑跟它相對應的「表裡關係」,所以五個髒就跟五個腑相對應。可是多了的第六個腑,三焦,成了沒有表裡配對的;《難經》為這個三焦多配一個表裡的「髒」,叫「手心主」,又叫「心包」。
身體結構上,有十二條經絡,而每個經絡都跟一個髒或腑有關,也都根據臟腑的名字而有其名。這就是十二經絡,它們的名字就是:肝經、心經、脾經、肺經、腎經、心包經、膽經、小腸經、胃經、大腸經、膀胱經還有三焦經。
中醫起源於道家的學術系統,因此也用「陰、陽」將十二經絡做出分類。十二條經絡各有自己所屬的陰、陽,以髒為名的叫作「陰經」,以腑為名的叫作「陽經」。陰經有六條,在手足各有三,即足三陰、手三陰;陽經也有六條,在手足也各有三,即足三陽、手三陽。陽經又被分成太陽、陽明、少陽,陰經又被分成太陰、少陰、厥陰。
《難經・二十三難》說:「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不?」,問的是,經脈有一定的度數,可以知道嗎?《難經》告訴我們「手三陰經」從胸走到手,「手三陽經」是從手走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到腳,「足三陰經」從腳走到胸部,這種循經之氣在身上的運行方式,在針灸學的應用上有很重要的參考作用,例如順著經的走向針刺,是補針的刺法,而逆著經的走向而針刺,就是瀉的刺法。
除了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循行的路線外,還對它們的長度都有敘述。手三陽之脈,每一條是五尺;手三陰之脈,每一條是三尺五寸;足三陽之脈,每一條是八尺;足三陰之脈每一條是六尺五寸。除此以外,還有陽蹺脈與陰蹺脈,長度各是七尺五寸,任、督二脈各有四尺五寸長,把每條經脈都用身體相對長度量出來了;可見,中國古代的醫生們蠻有科學素養的。
【中醫的生理學】
一天有十二個時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十二個「地支」表示。
中醫學的認知,人體的經氣流注,每天從「寅時」開始,「丑時」結束。利用經絡氣血在每個時辰一定的流注模式及法則,可以找到治病的最好時間,這就是針灸醫術所使用的「子午流注」和「靈龜八法」,有時候,服用藥物也參照這種流注法則,可以達到很好的醫療效果。
十二經的流注模式就是,每天的寅時從胸部向下走去,循行肺經,直走到手的大拇指的「少商穴」;卯時又從手陽明大腸經的「商陽穴」向上走到頭部;辰時再從頭上向下走胃經,一直走到腳;之後,巳時從腳的脾經向上又走回到胸部,這樣是一個小的循環。午時從胸部向下走去,循行心經,直走到手的「少府穴」;未時又從手太陽小腸經的「少沖穴」向上走到頭部;申時從頭上「睛明穴」經過頭頂、頭後 向下走膀胱經,一直走到腳;之後,酉時又從腳的腎經「湧泉穴」向上又走回到胸部,這是第二個小的循環。戌時又從胸部向下走去,循行心包經,直走到手的「中沖穴」;亥時又從手少陽三焦經的「關沖穴」向上走到頭部;子時從頭上經過側頭部,向下走膽經,一直走到腳;之後,丑時又從腳的「肝經太沖穴」向上又走回到胸部,這是第三個小的循環。
「經」的意思,就是在身上連結穴道與體內臟腑的一種看不到的線。有人認為這個「經」線是假想的,很難用現代的、現有的儀器探測到那些實質的經絡。也就是說,用現代這種科學條件與思想邏輯的方法,難以證實經絡的存在。可當用針灸治病的時候,卻又能感覺到它。
古人對於人體解剖的認知,或許是經驗的累積;更或許,古代的醫生幾乎都是修道的人,要經過非常嚴格的修煉過程;一個接受嚴格訓練的修煉者,多半要經師父考驗,知道他是位有很好的、有很高德行標準的人,師父才准許他學習醫道。
通過實踐知道,現在有許多要求高標準心性的煉功人,可以擁有超越常人的特殊感知能力。那些修道的古代醫生可能同樣地擁有超常的特殊能力。
「經」這種被現代人認為的假想線,在擁有特殊能力的醫生們看來,就是那麼一條一條真實存在的線,而且,這些線都和臟腑相連繫。在外表這樣一條一條的線,被稱為「經」。另外,還有經和經之間的橫向的「絡」,每一對互為表裡的經都有一個絡穴相連,在兩個經之間互相連絡著。
因為有十二經,每個經又各有一絡,所以有十二絡。除了十二個絡之外,任、督兩脈也各有一絡,再加上一個「脾之大絡」,一共有十五絡,所以在中醫的學術上稱,「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就是這個意思。
【中醫的診病學】
中醫認知病情,常常會借用「十二經絡」的走向與位置,而下診斷以及治療。
早期,我曾在一間診所應診,那個診所有個廣告說,使用電腦診病;有一次,一個看廣告而來的病人,一進門就講頭髮麻,脖子僵硬;敘述完了病情,根據經絡走向位置,就已經判斷得的什麼病,立即在診療記錄單上寫下。他忽然想起來說:「不對呀!我看廣告來的,要用電腦看病!」,進到電腦間,花了半個小時,看診報告出來,上面敘述的病情是小腸經和膽經的問題:「膽經虛、小腸經實」,跟我在診療記錄單上寫的完全一樣。
因為膽經走側頭部,麻就是虛;小腸經走脖子外側、肩胛,疼痛就是實;已經診斷出來了膽經虛、小腸經實。
從這個例子分析,與電腦看病相比,讓醫生看病沒用儀器、也沒有摸脈,豈不更好?
古時的中醫講四診,就是用「望、聞、問、切」四種診法看病;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就是神、聖、工、巧不同的層次,最好的醫生用眼睛「望診」一下,就能知道病情。例如《史記》記載的,扁鵲看齊桓侯的病,就是望而知之了。
【中醫的診療工具--四診診病、八綱斷病、八法治療】
替病人治病的時候,中醫使用望診、聞診、問診、切診等法察病,又注重分析病的「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如果能以這種理論分析病情的經絡臟腑情況,運用以開藥或針灸的處方就非常容易了。中醫要依據病理的八綱原則,用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等「八法」開出藥物和針灸等處方用以治療。
現代人看病,一般都先看西醫,西醫看不好了,才想到中醫。
西醫用儀器能看到物質性的病,中醫卻不但看物質身體的病,而且看更深層的五行、陰陽變化,連精神疾患都可以看的出來。針灸醫生看經絡的問題,看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的變化,針下去,扎到皮膚底下、肌肉或筋膜之間的穴道。針的刺激又有雙向的反應,有虛的反應者,可以實之、補之,有實的反應者可以瀉之;也就是說,施術者能以陰陽平衡的刺激作用施治,比起用藥治病更機動、更靈活。
【看好了病,就讓他不再生病】
讓我們從新思考一下,找醫生看病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好病,更進一步就是求得健康。一個人如果在沒生病的時候,找出讓自己變得更健康、而且不生病的好方法來,豈不是更美?
古代聰明的醫生告訴人們身體變好的方法,就是「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合於數術」的合於自然的養生方法,就可以活到老而且動作不衰,萬一不行,就服用《黃帝內經》形容的「上古之人」發明的「湯液醪醴」。上古之人發明了湯液醪醴卻「備而弗服」,就是上古之人懂得「法於陰陽,合於數術」的養生之道而不必服用自己已經準備好了的湯液醪醴;到了中古時代,人們就「道德稍衰」,使用湯液醪醴,那個病很快就好了,《內經》中說「服之立已」。
古時候的人,一旦得病了,醫生建議他們,在次序上,應該先找砭石、針灸等,治好就沒事。再不行,用藥物治病已經是下策了。那就屬於《內經》的「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樗石針艾治其外」。
一個人懂的合於自然的養生方法,不生病最好。如果不能的話,使用了許多毒藥還更傷了身體,不是太愚昧嗎?怪不得唐朝的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一書中說:「聖人所以藥餌者,以救過行之人也,愚者抱病歷年而不修一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