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8月30日】
唐朝絳州地區有一個高德僧人,名叫釋僧徹。他精通佛法,並在孤山西側建造了修行之所,弘揚佛法。
一天,僧徹在山中行走,見到路邊的土穴中,躺著一個渾身生滿惡瘡的人,臭不可聞。他向僧徹討要吃食。僧徹非常憐憫他,就將他帶回精舍,給他衣食,並教他誦念《法華經》。這個人不識字,而且生性懶惰,所以僧徹教他每讀一句,都很費勁。但是僧徹從不厭煩,而且從不懈倦。當這個人讀完半部《法華經》後,便做夢有人教他認字。夢醒後,他變的聰明了許多。當念到《法華經》第五、六卷時,他渾身生的惡瘡差不多都消失了。等一部《法華經》念完,他的身體恢復如常,而且還可以為他人治療惡疾了。
僧徹所建立的精舍,後被命名為「陷泉寺」。原來在最初建立之時,這個地方並沒有水,僧徹常常要到很遠的山下擔水。一天,精舍周圍的一塊地突然塌陷,陷處湧出了泉水,故名。
僧徹專以勸善為務,自己也勤加修行,遠近的人都非常崇敬他。
唐永徽二年正月,僧徹召集眾徒弟,告訴他們自己即將圓寂。說罷,他端坐在繩床上,閉目不動。那天天氣晴朗,花飛如雪,香氣瀰漫有二裡多遠,樹葉上都有白色,三日後,才恢復常色。
(資料來源:唐・唐臨《冥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