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家詩》 五言絕句(三十四)易水送別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0月23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yì shuǐ sòng bié
易水送別

luò bīn wáng
駱賓王

cǐ dì bié yān dān,zhuàng shì fǎ chōng guān。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xí shí rén yǐ mò,jīn rì shuǐ yóu hán。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ㄧ?ㄕㄨㄟˇㄙㄨㄥ?ㄅㄧㄝ? ㄌㄨㄛ?ㄅㄧㄣ ㄨㄤ?
易水送別 駱賓王
ㄘˇㄉㄧ?ㄅㄧㄝ?ㄧㄢ ㄉㄢ,ㄓㄨㄤ?ㄕ?ㄈㄚˇㄔㄨㄥ ㄍㄨㄢ。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ㄒㄧ?ㄕ?ㄖㄣ?ㄧˇㄇㄛ?,ㄐㄧㄣ ㄖ?ㄕㄨㄟˇㄧㄡ?ㄏㄢ?。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作者】

駱賓王,唐浙江人。生於高組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卒年不詳。七歲能作詩,號稱「江南神童」。高宗時任長安主簿,後貶臨海縣丞。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隨徐敬業討伐武則天,寫下天下知名的討武檄文。兵敗後不知去向,傳說已落髮為僧。詩作筆力雄健,有英雄氣,和王勃、楊炯、盧照鄰並稱「初唐四傑」。

【注釋】

(1)易水:河北省境內的河川名。戰國末年,荊軻刺秦王,臨行前燕太子丹等人穿戴白衣冠在易水送別。
(2)燕丹:燕國太子名。
(3)壯士:指荊軻。
(4)發衝冠:盛怒的樣子,即怒髮衝冠。因怒氣而頭髮直豎,衝起帽子。
(5)猶:仍舊?還。

【語譯】

我在易水送你離去,當年荊軻於此地告別燕國太子丹,這位壯士怒髮衝冠。昔日之人早已死去,今日易水還是如此冰寒。

【詩中有話】

這是一首別開生面的送別詩,寄託了駱賓王對武后政權的怨憤,讀來滿腔熱血,壯烈激昂。荊軻當年的慷慨悲歌,浩氣長存,也激起駱賓王的凌霄壯志,萬丈豪情。

戰國時代,燕太子丹派荊軻入秦,欲劫持秦王,收復失土。太子及賓客在易水為他送別,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悲壯之音令聽者垂淚涕泣,怒髮衝冠。荊軻不幸失敗身死,秦發兵攻打燕國,燕王殺了太子丹,向秦王求和,秦王不肯,仍攻滅燕國,統一天下後號稱秦始皇。

駱賓王為復興唐朝,追隨徐敬業討伐武則天,他代徐敬業寫的討武檄文,連武則天看了都很讚賞,甚至責備宰相失職:「宰相安得失此人?」可惜駱賓王有才卻沒得到重用。兵敗後徐敬業和駱賓王都已失蹤,傳說落髮為僧,徐敬業活到九十多歲,駱賓王在浙江靈隱寺被宋之問發現時也已八十多歲。

起兵前,駱賓王就曾有歸隱入道的想法,但還是太執著於政治時局,沒想到兵敗後還是走上這條修煉之路。世間時局的轉變,冥冥中自有定數,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豈能由人?萬事皆有因緣,若能早點看透這層理,也無需為世局如此忿忿不平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