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子路問成人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10月24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路問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3),公綽(4)之不欲(5),卞莊子(6)之勇,冉求之藝,文(7)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8),久要不忘平生之言(9),亦可以為成人矣。」 (《論語・憲問第十四》)

【注釋】

(1)成人:完人;人格完整,道德修養、學識、行為無缺點的人。
(2)臧武仲:魯國大夫臧孫紇。
(3)知:同「智」。
(4)公綽:魯國大夫孟公綽。
(5)不欲:清心寡欲。
(6)卞莊子:卞,音「變」。魯國卞邑大夫。
(7)文:音「問」,修飾。
(8)見危授命:面臨危難,能不惜犧牲個人生命,全力以赴。亦作「見危致命」、「 見危受命」。
(9)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不忘久要平生之言。要,音「腰」,約定。久要,以前的約定。平生,平時。意思是以前的約定和平時答應人家的都能信守不忘。

【語譯】

子路問怎樣才是完人。孔子說:「有像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清心寡欲,卞莊子的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修飾,就可以算是個完人了。」孔子又說:「當今完人何必得這樣呢?看到錢財利益,能想到道義,面臨危難,能不惜犧牲個人生命,全力以赴,以前的約定和平時答應人家的都能信守不忘,這樣也可以算是個完人了。」

【研析】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論語・裡仁》),為甚麼品德完善還要仁、義、禮、智、信、勇、藝、禮、樂等呢?想想看:人真的能一步登天嗎?道德體系如果也像大樹一樣、人倫一樣,有著根源、脈絡、枝幹、花果葉等,有條有理,生生不息,向下可以分化繁衍;向上可以尋根溯源,層次分明。那麼心性高低、修養不同的人,就像在不同層次,離道德根本有著深淺遠近的不同,即使孔子真能道出道德、完人的根本,簡易明白,但弟子層次、境界不夠高的話,也領悟不到真義,更達不到。因此還得務實地從力所能及的一些道德條目做起,那麼這些道德條目可能就是方方面面的,為甚麼呢?因為人心有方方面面的道德缺損和執迷。

道義與權利、仁慈與毒害、誠信與詐欺,看起來似乎很容易選對,但如果要成為完人,那個檢驗可能就是很尖銳的,例如涉及工作、生命、名譽、物質利益的得失,或權力的壓迫、親情的煎熬等,人是否還能堅持道義、仁慈、誠信?因此不管社會時空背景怎麼變遷,人心道德怎麼低落,總是有辦法可以昇華,也有辦法可以檢驗是否達到標準,更能知道人的心性所在的位置。至於心性還得修養的人,是不是還沒圓滿?那怎麼可能是完人呢?

【延伸思考】

1、合於道義的權力、錢財、物質利益才可以去取得,這個原則很重要,為甚麼呢?如果不合道義去取去得會有什麼問題?

【參考】例如:會有爭奪爭鬥的事、就算取得了也會被批評被奪回被報復、自己會覺得良心不安、會損德造業、會有報應等。

2、完人還算是人嗎?聖賢是完人嗎?這世界上有可能有完人嗎?完人是不是就要去當神了?如果世界上沒有完人,是不是「熟能無過」?那麼人總不免會犯過錯,我們不能苛求別人,是不是應該寬恕別人呢?是不是要肯定人家良善的本性,誠懇待人呢?

【歷史故事】

楊正見

楊正見是眉州通義縣居民楊寵的女兒。她自幼聰明伶俐,悟性好,富有仁慈憐憫之心,並推崇清虛之道。成年以後,父母將她嫁給了同郡的王生。王生家是巨富,好宴請賓客。一天早晨,正見的公婆又要擺宴席,請親朋故友,她從市場上買來了活魚,叫正見烹飪成魚膾。賓客們在廳堂裡賭博遊戲。

太陽已西斜了,飯菜還沒有備好。廚房裡,正見憐惜活魚,把它放在盆中玩耍,不忍心殺它。將近晚飯時間,公婆著急,責備她飯菜還沒準備好,催她趕快做。正見害怕了,就躲到鄰居家,她又從鄰居家跑了出來,逃到野外,在荒郊野外走了十多裡地,也不感到疲倦。

走著走著,她發現路邊的花草樹木與人間不同。她來到了一間山舍,見屋內有位女道士,正見就把自己離家出走的原由告訴了女道士。女道士說:「你有悲天憫人的善心,是可教之人。」就留下正見與她同住。

山舍位於蒲江縣的主簿化附近,住處周圍無飲用水,女道士就讓正見去取山澗的泉水。女道士素來不食人間煙火,但為了正見的緣故,她常常去山外討要糧食,以贍養正見。如此這樣,過了數年。正見則恭順謹慎,勤快而守弟子的禮節,從未有過懈怠的時候。有一天,正見忽然在取水的地方看見一個小娃娃,他潔白可愛,只有一歲多點,見到人就興高采烈。正見抱起他,對他非常憐愛。自此,正見每次見到他,就會和他多呆一會兒,正見因此有許多次不能按時回家。女道士覺得很奇怪,就詢問正見,正見就把遇到小娃娃的事告訴給女道士。女道士說:「如果你再碰到那小娃娃,一定要把他抱回來,我要見見他。」

一個多月後 ,正見取水時,那小娃娃又出現了,她就把小娃娃抱起來往家走。快到家時,小娃娃已經僵了,看他就像樹根一樣,有數斤重。女道士一見到它,就認出它是茯苓,命正見去洗鍋好蒸來食用。這時,恰好趕上儲存的糧食吃光了,女道士又要出山去討米糧,她留給正見一天的食品和三小捆柴,並囑咐她說:「鍋中之物,等到三小捆柴燒盡時,就可停火,不要急著去看它。」

女道士一走,本應過一晚上就回來,可萬萬沒想到,這晚天氣突變,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傾盆大雨。山洪暴發,道路受阻,女道士被阻在山外達十天之久。正見飢餓難忍,實在經不起鍋中之物散發出的陣陣香氣的誘惑,就偷著吃它,等到正見吃盡了那茯苓時,女道士才回到家。女道士見此情形,不由得嘆息道:「誰能成仙,真是有定數啊!如果不是遇到雨水沖壞了山道,你怎麼可能吃盡這靈藥呢?我的師父常說:『這山裡有人形的茯苓,吃到它的人可以白日升天』。我等了它二十年了,如今你有緣遇到它,並食用了它,你才是真該得道的人。」

自此,正見的容顏、狀態越來越奇異,光彩射人,常有眾仙人降臨她的住室,與她談論真宮仙府之事。一年多後,正見就白日升天了,當時是唐代開元二十一年壬申十一月三日。她常對她的師父說:「吃了靈藥,當日就該成仙。我之所以遲遲不能升天,是因為在我年幼時,父母揀稅錢送往官府,我見其中有明淨圓好的錢,就偷了兩個藏起來玩。就是因為這個偷藏官錢的過錯,我被罰在人間多住一年。」她升天的地方,就是現在邛州蒲江縣的主簿化,那裡還存有汲水處。

(出自《集仙錄》)

(正見網: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3/12/20792.html)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