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6月16日】
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王老師再次給同學們講:關於作文和生活的關係。他說:有一位老作家對青年習作者,講過一段幽默風趣的話:「材料與寫作,最理想的關係,應該象百貨公司進貨、銷貨的關係-一進的時候是廣為搜羅,銷的時候是可以配搭成套。可惜我自己是有些舊貨,象隔了朝代的服裝,永遠賣不出去;而時興的貨,又常常脫銷。本來,時興貨就是容易脫銷的。補救的辦法,只有坐莊採購。你們諸位(指業餘青年作者)在這方面比我優越得多,大部分就是時興貨工廠的直接生產者。」
劉德海同學聽到這裡,說:我表哥也是個業餘作者,他卻經常愁眉苦臉地嘆息:「想寫作,無生活!」 我們平時作文,也總是感到沒啥可寫。
王老師說:這種情況,就是「人在生活中,不見有生活。」解決的辦法,首先是練眼睛。全憑慧眼識生活!
阿•托爾斯泰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次,高爾基、安德烈耶夫和蒲寧三個人,坐在飯館裡比賽觀察人物,只要看見一個人進來,就各給三分鐘的時間,對這個人進行觀察和分析。高爾基觀察後說道:他是一個臉色蒼白的人,身上穿的是灰色西服,他還有一雙細長的發紅的手。這就是高爾基所看到的一切。
安德烈耶夫也觀察了三分鐘,可是他卻胡謅了一通,他連對方所穿西服的顏色,都沒有看清楚。
然而蒲寧卻有著一雙非常敏銳的眼睛。他在三分鐘的觀察中,把這個人的一切都給抓住了,他甚至把西服上的一些細小的東西,都給看出來了,他說:這個人結的是一條滿是小點子的領帶,小指頭的指甲長得有些不正常;他連這個人身上的一個小瘊子,也看出來了。他詳細地把他所看到的這一切描繪了出來,最後他還說到:這人是個國際騙子。他們當即向飯館的負責人打聽這個人是誰?飯館的負責人說:「他不知道這個人是從哪兒來的,但他經常出現在那不勒斯的街頭。這是個什麼人??我不知道,可是,他的名聲卻很糟。」這就是說,蒲寧觀察與分析得完全正確。這就是鍛鍊眼力的結果。(引自阿•托爾斯泰《論文學》)
從上述這一段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培養觀察能力,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寫作的要務,是表現出生活中的「美」來。羅丹說: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要想在生活中多多地發現「美」,這就必須練眼睛,多觀察。
張小菊同學說:我們現在已經懂得「觀察」的重要了。但是,還不明白「怎樣觀察」。請老師舉例講述!
王老師說:好,我再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
法國大作家福樓拜,教他的學生莫泊桑,細緻地觀察事物,要他用牛車為題材,寫出七篇不同的散文來。莫泊桑為難地說:「寫出兩篇不同的散文,就夠困難了。哪裡能寫得出七篇?" 福樓拜開導說: 「寫七篇並不難。秘訣就在於細心觀察。」莫泊桑說:「我不會觀察呀!」福樓拜說: 「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比較。例如:從時間上說,早上的牛車和晚上的牛車,都有不同情景。從趕車人說,他沒有吃飯時和喝醉酒後,對牛的態度也不一樣。再從牛來說,牛餓著肚子上坡和飽著肚子走平路,也有明顯的不同。你如果對這些都做到了認真觀察,比較研究,寫七篇文章,有何難哉!」
劉德海同學又問道:經常注意「練眼睛」,做到「認真觀察",就一定能寫好文章嗎?
王老師笑笑說:在「練眼睛」的同時,還要「動筆頭」――多寫觀察日記,或者叫做「生活札記」。有位老作家勸導那些有志於寫作的人說: 「你要寫札記,象個用功的學生那樣勤於寫札記。」「平時留心周圍的人和事,要觀察得深一些,細一些,特別是在接觸各種人物後,要把他們的言談舉止記下來,積累起來,久而久之,素材就多了。"
下面是一個中學生的觀察日記: 「五月九日下午,我到西單去買《寫作雜誌》。走到櫃檯前,見一位女售貨員正和另一個女同伴,眉飛色舞地談著加何打扮。我很抱歉地對那位售貨員說:我要買一本《寫作雜誌》。可她連看也不看我一眼,卻繼續著講她們如何打扮才漂亮一類的話。我想,你一個售貨員,不熱心的做好眼前的工作,卻在工作時間,扯那些無聊的閒篇!於是,我便提高了聲音說:「我要買一本《寫作雜誌》!」這時,那位售貨員才轉過身來,不耐煩地問道:「你要什麼?快說!」我沒再重複剛才的話,只用拿著錢的手,指了指櫃檯裡放著的《寫作雜誌》。她一把扯過我手中的錢,順手拿過《寫作雜誌》,『啪』!地扔到櫃檯上。我仔細地看了看她,外表上打扮得雖然很美,可是工作作風實在算不上……我立刻想起老師教過的古訓:「人但知滌其器,而不知滌其心。」今天的情景是:人但知美其身,而不知美其心。悲哉!
這位同學能夠那樣經常地寫觀察日記,眼力就會變得敏銳,生活也會豐富起來,寫作能力肯定會不斷提高的。
最後,王老師十分懇切地說:觀察生活需慧眼,積累素材靠筆頭。長年不斷,聚沙成塔。這樣,生活豐厚,勝似「百萬富翁」;揮毫灑墨,自能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