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有定數:睡仙陳摶贈詩預言張詠未來(新加入錄音)

莫求


【正見網2009年02月27日】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西元978年),當時有位舉子名叫張詠(字復之,號乖崖,後人多稱之為張乖崖)參加科舉考試。考試時,他突然想到太宗皇帝將要親自巡幸河東,便在考卷上揮毫作賦寫道:包戈臥鼓,豈煩師旅之威;雷動風行,舉順乾坤之德。

他自認為寫的四六相對,氣勢昂揚,能夠一舉奪魁,卻沒想到主考官認為他的賦不押韻,不能入選。落榜之後的張詠大為生氣, 憤然脫去儒生服飾,摒退下人,獨自找到了當時大名鼎鼎的睡仙陳摶,向他表示從此決心不戀紅塵,一心修道於深山中,不再求取仕途。

陳摶一見張詠便知他修道的機緣還未到,在人間還有使命等著他完成,便勸他說:你日後一定貴為公卿,一生替國家忙碌辛苦。這就好比別人家大擺筵席,鼓樂笙歌,一派昇平,和平景象,卻突然廚房失火,滿座賓客全都無能為力,全憑你去滅火,但儘管如此,你晚年卻福祿俱佳。

張詠不信,仍然一味堅請入山修道。陳摶斷然拒絕了他,並說道:此地絕非你的棲息之所!張詠沒有辦法,只好離去。下山之前,陳摶老祖送給一首詩,上面寫的是:

征吳入蜀是尋常,鼎沸笙歌救火忙。
乞得江南佳麗地,卻應多謝腦邊瘡。

張詠把詩拿在手裡,也不明白指的是什麼。想問陳摶,回身一看,早已不見了他的蹤影。於是,便只好揣著它重返世間。兩年後,張詠果然進士及第,成為朝廷命官。在他做官期間,先後兩次入蜀進川,消滅反賊;又曾奉詔急奔吳地杭州,剪滅叛亂。兩處都靠張詠趕過去救急,才恢復了太平,張詠真的就像陳摶所說的滅火的比喻那樣東奔西突,忙碌辛苦。

張詠在辛勞中便漸漸生出告老休閒之意,屢屢向朝廷請求,卻總也不予批准。後來,他因患腦瘡,疼痛難忍行動不便,向皇帝上書請求到江南金陵(也就是現在的南京)那兒養病,朝廷這才不得不准許。直到此時,張詠才突然明白陳摶詩中預言的全部內容。

睡仙陳摶寫給張詠的一首詩,竟然準確的預言了他為官後赴任的地點、任務,乃至於將來養病休閒的緣由,真是不得不令人感嘆人的一生真的是有定數的啊。每個人的一生有其定數,那社會的變遷有沒有定數呢?肯定也是有的。其實現在中國社會將會出現的變化,不僅是有定數的,而且上天還用類似於陳摶贈詩的方式,明確直白的把未來要發生的事情,告訴了中國人民。

貴州平塘縣有個掌布風景區,在二零零二年六月,發現了一塊石頭,上面非常清楚的凸現著六個大字:中??伯b黨亡。其中「??焙汀愛b」都是正體字,「黨」是簡體字,而 「亡」字特別的大。現在這裡已經成為當地新開發的旅遊景點(這塊奇石的照片也可在網絡上查到)。經專家考察證實,這塊石頭上未發現任何人工雕鑿加工過的痕跡,乃二點七億年前天然形成,堪稱世界奇觀,國內多家媒體都報導了此新聞(當然都隱去了大大的「亡」字)。

這塊石頭的產生和發現,其實就是上天在明白無誤的告訴中國人民社會變化的定數:共產邪黨註定滅亡,曾加入過黨、團、隊的人們要聲明退出黨、團、隊,遠離這個註定滅亡的邪惡組織,才能不被它所牽連。中國許多的傳說都告訴了人們:天意不可違。現在共產邪黨走向解體滅亡,就是絕不可違的天意,現在順應天意聲明退出黨、團、隊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五千萬。現在就讓我們趕快聲明退出黨、團、隊,匯入浩浩蕩蕩的退黨大潮中吧!


(資料來源:《宋稗類鈔》)

MP3錄音

下載方法:按滑鼠器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目標文件保存為…」(Save Target As...)。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國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