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60):秋仲伊宮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7月17日】

秋(ㄑ一ㄡ)(qiū)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起源於上古,相傳是黃帝後裔少昊的後代,以祖字為氏。少昊為帝嚳之子,黃帝裔玄孫。少昊後裔至春秋時,有魯國大夫仲孫湫,裔孫有個叫胡的,世稱湫胡,在陳國當卿士,所以支庶子孫以祖之字去水為秋姓。

2、以職官為姓,源自於西周。西周時置司寇,當時稱為秋官,後代便以官名為姓。

【郡望】

天水郡:西漢初置郡。相當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堂號】

鑑湖堂 清末革命先烈秋瑾,號鑑湖女俠。與徐錫麟相約起義,事泄犧牲。稱當代女傑。

【歷史人物】

○秋 胡:春秋時魯國人。他娶妻五日後就去陳國作官,五年才回來。到家之前,見到路旁有一個婦人在採桑,秋胡上前贈與金飾,婦人不顧而去。到家後,秋胡將金子奉給母親。等他妻子到時,才發現就是採桑的那個婦人。其妻忍無可忍,數以不孝不義之罪,東走投河而死。

○秋 瑾:字璇卿(西元1875-1907年),號競雄,自號鑑湖女俠。清末人。通經史,工詩詞,善騎射擊劍。1904年,東渡日本留學。次年,參加同盟會,任評議員、浙江分會主盟人,鼓吹民主革命。後回紹興在大通學堂女學任教,與徐錫麟組織光復軍,準備起事。

但事泄,徐錫麟在安慶發難,失敗。清政府兵圍大學堂。她率少數師生武裝抵抗,失敗被捕,英勇就義,年僅32歲。其《鷓鴣天》詞:「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裡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末兩句顯現巾幗不讓鬚眉的抱負。

仲(ㄓㄨㄥ?)(zhòng)

【歷史來源】

1、出自於上古高辛氏,是黃帝的後裔,以人名為氏。黃帝有曾孫,號高辛氏,有八才子之稱,所以號稱八元,與顓頊之子八愷齊名,高辛氏的八元中,仲堪、仲熊兩兄弟的後代子孫,便以祖上的名字的仲字為姓。

2、出自於任姓。湯的佐相-仲虺,本奚仲之後,輔佐湯治理天下,立有殊勛。所以仲虺的後代子孫便以仲字命姓。周朝樊侯仲山甫即其後。

3、出自於姬姓。春秋時魯國公子慶公,字公仲,因亂魯而遭譴責。慶公死後,有些子孫為了逃避仇家,便以仲字為姓。

4、出自於子姓。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莊公之後。宋莊公的兒子,字子仲,因此子仲的子孫便以仲字為姓。

【郡望】

1、樂安郡:東漢將原有的千乘郡改為樂安郡,相當於今山東省高青、博興、廣饒一帶。

2、中山郡:漢高帝置郡。在今河北省正定縣。

【堂號】

仲姓的主要堂號有三善堂。

【歷史人物】

○仲弓:冉雍(西元前522年―?),字仲弓,春秋末年魯國(今山東曲阜)人。生於魯昭公二十年。孔子弟子,少孔子二十九歲。唐贈薛侯,宋封下邳公,改封薛公。

仲弓為人敦厚、氣度寬宏,孔門十哲之一,在孔門以德行著稱,早年拜師於孔子,孔子稱讚他可以做南面王。

仲弓曾問政於孔子,孔子教仲弓存心敬恕重修身,辦事從大體著想,多舉賢才。隨孔子周遊列國後,回魯後的第三年(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四十一歲的仲弓當上了魯國季氏的總管。

○仲長統:(西元180年-220年)字公理。東漢山陽高平(今山東省金鄉)人。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善於文辭。20多歲時遊學青、徐、並、冀各州。并州刺史高幹喜歡招納四方賢士,仲長統則說他「君有雄志而無雄才,好士而不能擇人,所以為君深戒也。」高幹不信,仲長統隨即離開。不久高幹因為并州叛亂敗亡,於是并州冀州名士均以仲長統為大才。
其人倜儻敢言,行為不羈,被時人稱為狂生。常託病拒絕州郡召命。建安十一年(206年),尚書令荀?舉薦統為尚書郎。後曹操為丞相,他參與謀劃。每論說古今及世俗差距,均憤慨嘆息。他將自己的觀點理念,結成集子,名曰《昌言》(「昌言」即「當言」)。220年漢獻帝退位當年,仲長統去世。

伊(ㄧ)(yī)

【歷史來源】

1、源自於上古。相傳,古帝唐堯生於伊祁山,他出生時,寄養於伊侯長孺家,於是他的後代便以伊為姓。

2、是伊尹之後。商朝大臣伊尹,曾居住在伊川,所以他的後世子孫,便
把居住地名-伊為姓。伊尹後來輔佐商湯滅夏,商初輔佐四代五王,氏上古 有名得賢相。歷史上的伊川(今河南的伊河一帶)。伊尹之後,有莘氏之女採桑伊川,以地為姓。

3、出自於伊婁氏所改。根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後魏鮮卑族有可汗拓拔鄰,以六弟為伊婁氏。後來分為二姓,一姓伊,一姓婁。 伊姓望族居陳留(今河南開封陳留鎮)。

4、回族、滿族、蒙古族有伊姓。

【郡望】

1、陳留:秦始皇置陳留縣,漢代改置陳留郡。在今河南省開封地區 。

2、河南郡:漢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

3、山陽郡:西漢時的山陽郡在今山東省金鄉縣一帶;東晉時的山陽 郡在今江蘇省淮安一帶。
根據《郡望百家姓》中有記載云:伊氏望出陳留郡。《姓氏考略》 中記載:望出陳留、河南、山陽。

【堂號】

任聖堂 伊尹相湯,伐桀救民,以天下為己任 。孟子稱他是聖之任者。也聖人中最講信的。把解放天下為自己的事。
註:任在此指為信任。

【歷史人物】

伊尹

神對人類社會中宰相的角色和德行,是怎麼要求的呢?歷朝歷代都有類似的官位,有些人在這個位置上正確的演出了這個角色,為後人後世留下了正面的榜樣。商朝的伊尹就做出了這樣的正面例子。

伊尹,名伊,一說名摯,尹是官名,右相之意,是商朝開國元勛,被後人所稱譽。他為後人奠定了為官輔國之道,發展了烹飪和中醫藥等行業。
伊尹生於伊水莘地,據說是有莘氏部落的一個女人在桑樹林撿到的棄兒,被身為廚師的養母撫養長大。伊尹對烹飪飲食非常精通,夏桀昏庸無道,氣數已盡,伊尹作為 有莘氏的陪嫁奴隸來到了商湯的身邊,通過講述烹飪飲食之道,向商湯闡述治國的道理,其中他談到:「天子不能強為,必須懂得古往今來的治國之道,加強自身的德行修養,這才能成為天下之主。」商湯驚異於他的賢德才能,任用其為阿衡,相當於宰相。

在伊尹的輔佐下,商湯消滅夏朝,商朝順天應命建立。伊尹繼而制定了典章制度和法規,整頓吏治,使政治清明,並且還統一甲骨文,發展中醫藥和絲織業,所以後來歷代的餐飲業和絲織業,都尊崇其為創始人。

伊尹後來又輔佐了幾代商王,功勳卓著。到了商湯的孫子太甲繼承王位後,暴虐亂德,伊尹一連寫了多篇文章進行勸諫,其中有篇叫《肆命》,教授太甲如何分清是非,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但太甲依舊恣意放縱,無奈之下,伊尹親自攝政,將太甲放逐到了商湯的陵寢桐宮,讓他反省改過。

三年後,太甲真心悔過,改惡遷善,伊尹將他從桐宮迎回來,將政事交還於他,自己則告老還鄉。太甲回來後,勤修德政,使商朝慢慢走向繁榮穩定,而太甲也因此成為一個明君。

太甲的兒子沃丁繼位八年,伊尹逝世,終年一百多歲。沃丁以天子之禮將其安葬在商湯的陵寢旁,以表彰他的功業。

伊尹注重以德政治國,以輔佐天子施行德政為己任,唯國家社稷和百姓為重,被後人尊稱為德高望重的賢相聖人──神州第一宰相,連孔子也稱讚道:「大賢唯有伊尹」。據說,因為伊尹是莘地人,所以後來的文字中「辛」字,加上官帽即為宰相之「宰」字。

宮(ㄍㄨㄥ)(gōng)

【歷史來源】

源自於姬姓。始祖是春秋時期宮之奇。歷史上記載,武王-姬發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諸侯時,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為虞君,為虞仲。然後又封虞仲之子為<宮阝>(音同)國之君, 宮阝國傳數世後,被為晉國所滅。宮之奇原本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宮阝國後世國君的族人。宮阝國被晉國滅時,他離 宮阝投奔於虞國,因此便將宮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為邑字,邑為諸侯之國的意思,去邑表示離開故國。)宮阝去邑後便為宮,改姓宮,名之奇,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
  
宮之奇到虞國後,在虞國擔任上大夫,輔佐虞公,是一位賢臣。

註:輔車相依、唇亡齒寒,這兩個著名的成語典故,講的就是宮之奇的故事。《史記.晉世家》、《漢書.辛慶忌傳》等都有關於宮之奇的記述。
  
另外,宮姓還有以下幾個起源:
1.南宮氏的後裔,有的改姓宮。

2.周官「宮人」的後裔,以官職為姓。(此兩支宮姓,皆為姬姓之後。)

3.共氏、龔氏有的改為宮姓。

4.明朝,回族宮火因,以宮為氏。

5.清朝,滿族恭佳氏,改為宮氏。

6.蒙古族,亦有改為宮氏者。

【郡望】

1、太原郡:戰國秦莊王置郡。

2、河東郡:秦、漢時初置,轄境相當於今山西省西南部,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

【歷史人物】

○宮天挺:(約西元1260―約1330),擅長戲曲、雜劇創作。字大用,元末大名開州(今屬河北)人,宦居江南。他曾任釣台書院山長,卻遭權豪誣陷,雖然事情得以辨明,但從此不被任用。

他與《錄鬼簿》作者鍾嗣成的父親為莫逆之交,與鍾嗣成幼時常得晤面。鍾嗣成後來在弔詞中說他"豁然胸次掃塵埃,久矣聲名播省台",可見其為人。宮天挺工詩能文,惜詩文都已佚。所作雜劇今可知的有6種,現存《死生交范張雞黍》、《嚴子陵垂釣七裡灘》兩種。

○宮欽:元朝人。至大初年,為東阿令,以威嚴著稱,清正廉潔。
當時年遇饑荒,他帶頭以自己的薪俸濟飢,得到富裕人家的響應,互濟互助,全縣無人餓死。

當地有一撮惡少,屢教不改,宮欽下令,限期歸正,逾期不改者,將在其宅院圍牆塗上黑漆,以示其恥。後皆立即改過遷善。他調離東阿縣後,當地人民立碑紀念他,他的仁政、善心與威嚴,流芳千古。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