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韓世忠單騎降敵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12月12日】

【原文】

時勝捷軍張師正敗,宣撫副使李彌大斬之,大校李復鼓眾以亂,淄(1)、青(2)之附者合數萬人,山東復擾。彌大檄(3)世忠(4)將所部追擊,至臨淄河,兵不滿千,分為四隊,布鐵蒺藜自塞歸路,令曰:「進則勝,退則死,走者命後隊剿殺。」於是莫敢返顧,皆死戰,大破之,斬復,餘黨奔潰。乘勝逐北,追至宿遷(5),賊尚萬人,方擁子女椎牛縱酒(6)。世忠單騎夜造其營,呼曰:「大軍至矣,亟束戈卷甲(7),吾能保全汝,共功名。」賊駭栗請命,因跪進牛酒。世忠下馬解鞍,飲啖(8)之盡,於是眾悉就降。黎明,見世忠軍未至,始大悔失色。

(出自《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注釋】

(1)淄(音資):淄州,今山東淄川。
(2)青:青州,今山東青州市。
(3)檄(音惜):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或聲討的文書。
(4)世忠:韓世忠(1089年-1151年),字臣良,號清涼居士。綏德(今陝西東北),宋哲宗元佑四年(西元1089年)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年輕時勇氣過人,能騎未馴服的馬駒,好喝酒、不受約束。
(5)宿遷:今江蘇宿遷縣西南黃河故道南岸古城。
(6)椎(音垂)牛縱酒:喝酒作樂。椎,敲打,用椎打擊。
(7)亟(音及)束戈卷甲:趕快將兵器盔甲捆住卷好。亟,急切。束,捆住。
(8)啖(音但):吃或給人吃。

【語譯參考】

當時,連連取勝的軍隊張師正潰敗,宣撫副使李彌大將他斬首,大校李復鼓動士兵叛亂,淄川、青州歸附的人共有幾萬人,山東又出現動盪不安局面。李彌大寫信徵召韓世忠率領部隊追擊李復,到臨淄河,韓世宗的部隊不滿一千人,分成四隊,命部隊在歸路上灑滿鐵蒺藜(音急離。鐵蒺藜是一種古代軍用的障礙物,以尖銳的三角形鐵片聯綴成串,形若草本植物蒺藜,通常放置於道路或淺水中,以阻止敵人的侵入。)堵塞退路,下令說:「前進就能獲勝,後退則死路一條,逃走的叫後隊殺掉。」於是士兵沒有敢回頭的,都拚死一戰,大敗李復,並將他斬首,剩下的都潰敗逃奔。

韓世宗乘勝追逐,追到宿遷縣,叛賊還有上萬人,正抱著女子喝酒作樂。韓世忠一人騎馬夜裡造訪他們的營帳前,大喊說:「我們的大軍已經到了,趕快繳械投降,我能保全你們性命,和你們共享功名。」叛賊都嚇得請求饒命,且跪下向韓世宗進獻牛肉好酒。韓世忠下馬解下馬鞍,把牛肉和酒都吃喝光,於是眾軍都投降。到天亮時,見韓世忠大軍沒來,才知道上當而後悔不已。

【研析】

韓世宗出生貧苦家庭,從年輕時就勇氣過人,十八歲應募參軍後,時勢造英雄,不斷的參與抗金的戰爭,逐漸顯露出他的膽識與耿直性格。他治軍嚴整,歷經無數次戰役,戰功赫赫,他的軍隊與岳家軍齊名。而他之所以能戰勝,並非倚著人多兵強,完全是他個人英勇無比,不懼生死及領軍的風格交織而成的。如文中他單槍匹馬夜闖敵營,虛張聲勢一番,就讓叛賊嚇得投降,可見他那副英氣凜然的樣子,實非常人所比。另外他也曾與夫人梁紅玉,在京口和金兵的金兀朮(完顏宗弼)在黃天盪對峙。以八千疲兵,打敗擁兵十萬,戰艦無數的金兀朮,當中金兀朮為借路渡江,想以送還財物、奉獻名馬為條件,均遭嚴詞拒絕,整整困金兀朮四十八天,後來才被他乘機渡江。如此般英勇奮戰故事不勝枚舉,所以他與夫人的故事,為戲劇界所鍾愛,廣傳民間。

【延伸思考】

1.為何韓世宗能具有過人的膽識,請你就他的背景說明之。
2.古代常勝軍均是講究治軍嚴格,今日卻以民主掛帥,不同領導風格,自產生相異結果,請你比較其優缺點。
3.韓世宗為何能打敗李復?請分析其原因。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續資治通鑑》(第六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