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寫作之道

想他


【正見網2010年01月19日】

《十年風雨中的感恩》一文寫完後,有兩點說明:一、引用孔子的話貫穿全文是在打坐中想的。二、稿子投稿之前,考慮到民國時期的日本青花大盤上的詩必須抄錄出來以證明文章的真實性後,就坐了兩個小時的公共汽車去抄寫盤中的詩,坐車時想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後感慨師恩,而聯想到「山高,不能刻師之威德;海深,不能藏師之慈悲。因為、山與海都在地球!而師之佛恩,卻瀰漫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由此看來文中的精華部分不是我寫的,是師父賜予的智慧而寫的。

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經過「用心」才得到的。

簡單的這麼一句話,反映出修煉的過程。兩年的寫作體會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剛開始寫的文章同現在寫的真是不一樣。要想純淨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提高心性後才能寫出來,而不是因為在常人中的文憑或文采能做到的。寫的文章反映出當時的執著心(顯示心、以我為主的私心、懶惰心等)和黨文化的觀念流露,這就需要寫文章或修改時要注意並修改。這個過程經過了很長的時間,修改文章往往要修改很多遍,並且還要放置一段時間後再看再改。在紙上改確實費事,畏難的心我也有。但從買電腦上明慧網後,克服困難在電腦上練習打字、打草稿後,現在就很自如了。電腦發揮著很大的作用,省時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再講如果我懶惰的話,不去抄寫盤中的詩,肯定不會想到那麼深刻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語言,這是肯定的。如果不用心,詩歌的寫作肯定不會從開始的絞盡腦汁到現在的自然思想流露。現在能夠用簡單的幾十個字清楚、全面、深刻、簡練的表達出來。

看同修寫的《也談寫作之道》,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以前寫文章特別是寫詩經常在煉功或發正念時寫出來好詞、句,我知道師父告訴我們應該排斥雜念並包括正法中要做的事情,感覺自己狀態不對。但困惑的是這個狀態確實對自己的寫作有幫助,不知道為什麼?看同修的體會後「寫文章要入靜,……所以漸漸形成全神貫注,一氣呵成的習慣,流暢的表達神思。」我明白了煉功(或發正念)是處於靜的狀態師父才給與的靈感。但是大法還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也要養成「漸漸形成全神貫注,一氣呵成的習慣,流暢的表達神思」的狀態寫作。慢慢的克服、改正過來,慢慢的在寫作的過程中要養成用修煉人的狀態寫作,向同修學習。不應該在煉功或發正念時想這些事情。

同時深深的認識到寫詩對自己修煉的提高很大,最大的體會是「盪盡妄念」(《洪吟(二)》<無存>)。以前我多愁善感、雜念很多。寫詩後雜念就很少了,因為有些靈感出現後要清楚的表達思想還是力不從心,所以平日裡不自覺的反覆琢磨推敲,這樣大腦就沒有工夫去想其它的。久而久之思想中都是圍繞著大法去想、寫、做。一思一念有很大的歸正。

看了近期發表的寫作心得,自身的很多經驗同修都說到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