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鄭和下西洋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11月03日】

【原文】

鄭和(1),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於幌邸(2),從起兵有功,累擢(3)太監。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4)金幣。造大舶(5),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蘇州劉家河泛海至福建,復自福建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城,以次遍歷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6)之。

和經事三朝,先後七奉使,所歷占城……,凡三十餘國。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7)。自宣德以還,遠方時有至者,要不如永樂時,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

(出自《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注釋】

(1)鄭和:(1371年-1433年),原姓馬,名三寶,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鎮)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2)幌(音凡)邸(音抵):幌,幌鎮,幌屬。邸,高級官員的住所。
(3)擢(音卓):提拔,提升。
(4)齎(音機):帶著,送物給別人。
(5)舶(音博):航海的大船。
(6)懾(音涉):使恐懼,害怕。
(7)耗廢亦不貲(音資):花費也不計其數。貲,計量。

【語譯參考】

鄭和,雲南人,就是世人所說的三保太監。起初侍奉燕王朱棣於王府,跟隨起兵有功,逐漸提升為太監。

明成祖懷疑惠帝逃亡海外,打算尋找他的去向,而且想向國外炫耀武力,以顯示中國的的富強。明成祖永樂三年六月,命令鄭和與他的同事王景弘等人出使西洋。率領士兵二萬七千八百多人,帶著許多金幣。製造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的航海大船六十二艘。從蘇州劉家河航海到福建,又從福建五虎門起航,先到達占城,按照次序游遍西洋諸國,宣皇帝的詔書,藉機賞賜各國的君主,不服從的就以武力鎮壓,使他們屈服。

鄭和經歷三朝皇帝,先後七次奉命出使,所經歷的有占城……等,共三十幾個國家。所取回不知名的寶物,無法計算,然而中國出使的耗費也不計其數。從明宣宗宣德以來,遠方各國使者不時有到中國來,總的來說不如成祖永樂年間,而鄭和也快老死了。從鄭和以後,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沒有不稱讚鄭和來向外國誇耀的,所以通常傳說的三保太監下西洋,成為明代初年的盛事。

【研析】

鄭和在十二歲時投靠燕王朱棣,做了宦官,因為聰明能幹,受到朱棣的賞識。靖難之役跟隨作戰,屢立戰功,賜姓鄭。經成祖、仁宗、宣宗三位皇帝,七次奉命遠航,歷時近三十年,到達南海及印度洋沿岸三十餘國。他的航海在時間上比迪亞士發現好望角、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都要早七、八十年。其航程之遠及船隊規模之大,為歷史罕見,不僅是明代盛事,也是世界航海史的創舉。

明成祖之所以派鄭和遠航,主要是想要查訪惠帝是否逃亡海外及炫耀明朝的富強和武力,召各國來朝,從而樹立永樂皇帝的崇高威望。但鄭和出使西洋,也非一帆風順的,經歷許多艱難險阻,甚至遭到伏擊,但都憑其機智和勇武,一一化解。所以他七次下西洋,不僅使明朝威震海外,而且促進了與各國的海外貿易。遠航保留了大量的航海資料,豐富了當時的地理知識,開拓了視野。但是耗資巨大,朝貢貿易讓國庫入不敷出,帶出去的是絲綢、珠寶、瓷器,換回來的多為珍珠、瑪瑙、珊瑚、藥材等僅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非民間所需,故無法像歐洲遠航那樣發揮著促進本國經濟的效用。

【延伸思考】

1.十五世紀時,尚無通訊設備,而鄭和率領那麼多艘航海大船出海,你覺得在聯繫上,他們是如何進行的?
2.以前欠缺航海知識,也不知地球有多大,鄭和他們怎樣去克服這些困難?
3.你認為身為一個航海家,他們須具備哪些特質?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
2.《明史》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