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輔佐國 歷史名相】著作等身──沈約

楊紀代 整理


【正見網2010年09月24日】

人倫師表 宜善師之

“江東之豪,莫強周、沈”,沈約,字休文,出身於名門望族。其父沈璞在宋(後)文帝元嘉末年,皇族內亂時被殺。當時沈約才十三歲而遭如此大的家難,於是潛逃外地,後來遇上大赦才回家。因孤、貧之故,既而四處寄寓,但篤志好學,晝夜手不釋卷。母親恐其太過辛勞苦讀而生病,常讓他把夜晚的照明,減油、滅火。而他白天所讀過的,夜晚就復誦一遍,最終博通群籍,善長屬文。濟陽蔡興宗,聽聞其才而善待之,等到他到郢州任職,引薦沈約為安西外兵參軍,兼記室。興宗常告訴他的諸位兒子說:“沈記室是人倫與師表的楷模,你們應該善意的師事他。”後興宗又為荊州使,又任沈約為征西記室,帶厥西令。

齊(後)初任職為征虜記室,帶襄陽令,所侍奉之主,即齊文惠太子。太子入居東宮,讓沈約校閱四部圖書。當時東宮多的是能人異士,沈約特別被太子所親近與禮遇,每清晨入見,至日影西斜方才離去。有時王侯到宮議事,或不得其門而進,沈約每回都為他們傳話。太子曰:“吾生平懶起,是卿所熟悉的習慣,能得卿相與談論,然後忘了就寢。卿倘若要我早起,可更早入宮啊。”後升遷太子家令。後為司徒右長史、黃門侍郎。當時竟陵王招募賢士,沈約與蘭陵蕭琛、琅邪王融、陳郡謝朓、南鄉范雲、樂安任昉等都往該處遊學。當世號稱為“得遇能人、招得賢才”。

公今知約 不異約今知公

梁(後)朝剛興,朝中多人勸進,帝令人起草即位詔書。約於是取出懷中早已寫就的詔書呈上,帝剛開始並無更改舉動。不久,范雲自外來,至殿門不得入,徘徊於壽光合之外,只聽到“進進”之聲不止。沈約出來,范雲問:“結果如何?”沈約舉手向左,表示大事已定,范雲笑著說:“不負所望。”過會兒,帝召雲入內,告知說:“生平與沈休文群居日久,從不覺得他有何異人之處,今日讀此草詔,才智縱橫,可謂深具明晰之膽識。”雲答:“公如今知道有沈約,就等同於沈約如今知遇明公。”帝曰:“我起兵於今三年了,功臣、諸將,老實說都有其功勞,然而能助我成帝業者,乃卿與約二人而已。”

後來,沈約擢吏部尚書,兼右僕射,封建昌縣侯。又拜沈約母謝氏為建昌國太夫人。奉旨策封之日,吏部尚書范雲等二十餘人,都來致拜,朝野上下均以為榮。不久,遷左僕射。天監二年,遭逢母歿丁憂,帝輿駕親臨弔唁。因沈約年老力衰,帝遣中書舍人前去攔止客人,勸他節哀。

起初,沈約長久任職端揆(宰相),感到責任重大,有志於自我著述,一般都認為如此最合宜。而帝始終不肯,乃請求外調,又不見許。沈約與徐勉兩人,素來有交情,於是寫書向勉陳情,說自己又老又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只要經過幾十日,甚至百日之內,皮帶就要因腰圍消瘦而向裡移孔;用手握住手臂,按月計算,總要縮減半分之多)。心中急欲辭謝職務,但求有個歸老泉林的機會而已。徐勉為他進言於帝,帝不同意。

不飲酒 少嗜欲 居處儉素

沈約個性不喜飲酒,很少嗜好與慾望,雖然聖遇隆重,可日常起居、處世,照舊儉約樸素。建立宅第于田東,因為可以一眼望盡郊野、丘阜,常為郊居之樂而賦詩,以記序其事。十二年卒於官,年七十三,有司諡曰“文”,帝認為:“懷情不盡曰隱”,故改為隱。諡曰隱。

沈約,生來左目是重瞳,腰有紫痣,聰明過人,好典藏墳籍,聚書至二萬卷,都城之下無人可比。因自少孤貧,曾在宗黨處幫忙而得米數百斛,卻為宗人欺侮,賭氣棄米而去。及至富貴,並不以為自少孤貧是憾事。

沈約歷仕三代,熟悉舊籍典章,博通群物、廣洽見聞,朝野當世都取法於他,以為準則。謝玄暉善長寫詩,任彥升工於筆墨,其實沈約兼而有之,然而卻因忙於朝中施政而無法超過他倆。沈約雖自負高才,可每回升擢一官,就殷勤上表請退,但始終不能如願離去,論事者常把他比為山濤。當宰輔十餘年,對國事,未嘗有所推薦與表達,治理政事之得失,平平常常而已。

年少即有志撰述 逾廿年著作等身

沈約年少時,常認為晉氏一代竟無全史,二十幾歲時,便有撰述之意。宋(後)泰始初年,征西將軍蔡興宗為之啟迪、上表奏明,於是帝有手敕,許可此一大事。自此逾二十年,約所撰之書方才完成,凡一百餘卷。又齊建元四年,被下敕撰修國史,永明二年又兼著作郎,撰寫內宮起居注。五年春又接敕,撰述宋書,六年二月全數完工,奏表上呈。其所撰國史為齊紀二十卷。天監中,又撰梁武紀十四卷,又撰邇言十卷,諡例十卷,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皆風行於世。又撰四聲譜,以為“在昔時,詞人累計千載而無法悟透之真機,可我卻獨得於一己胸襟,窮究其妙音、要旨”。約內心自認為是出神入化之作。可武帝素來不好此道,竟不甚遵用沈約的心血結晶。

(《南史・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