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輔佐國 歷史名相】 宰相楷模--伊尹

陸真


【正見網2010年09月17日】

伊尹名摯,一說名伊,又稱阿衡(官名),商初重臣之一。

伊尹生於伊洛流域古有莘國的空桑澗(今洛陽市欒川縣墁子頭)。傳說,他的父親是個既能屠宰又善烹調的家用奴隸廚師,他的母親是居於伊水之上採桑養蠶的奴隸。他母親生他之前夢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東走,毋顧”。第二天,她果然發現臼內水如泉涌。這個善良的採桑女趕緊通知四鄰向東逃奔20裡,回頭看時,那裡的村落成為一片汪洋。因為她違背了神人的告誡,所以身子化為空桑。巧遇有莘氏採桑女發現空桑中有一嬰兒,便帶回獻給有莘王,這便是伊尹。

伊尹自幼聰明穎慧,勤學上進,雖耕於有莘國之野,但卻樂堯舜之道。由於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遠近聞名,以致於使求賢若渴的商湯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馬、皮為禮前往有莘國去聘請他。

夏桀無道,伊尹教給商湯謀劃滅夏的方略,建立了商王朝。商湯便封伊摯為尹(相當於宰相)。《史記・殷本紀》皇甫謐注云:“尹,正也,謂湯使之正天下。“正天下”就是要以身作則,作天下楷模,師範天下。

商湯死後,伊尹歷經外丙、仲壬,又做了湯王長孫太甲的師保。傳說,太甲不遵守商湯的大政方針,為了教育太甲,伊尹將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環境中――成湯墓葬之地桐官,並著《伊訓》、《肆命》、《徂後》等訓詞,講述如何為政,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繼承成湯的法度等問題。在伊尹創設的特定教育環境中,太甲守桐宮三年,追思成湯的功業自怨自艾,深刻反省,“處仁遷義”,學習伊尹的訓詞,逐漸認識了自己的過錯,悔過反善。當太甲有了改惡從善的表現後,伊尹便適時親自到桐宮迎接他,並將王權交給他,自己仍繼續當太甲的輔佐。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復位後“勤政修德”,繼承成湯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現。商朝的政治又出現了清明的局面。《史記》稱“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於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揚太甲。

據說伊尹活了一百多歲,到了太甲之子沃丁在位時,他才死去。死後葬在西亳。

他一生輔弼商朝五代帝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賢能相國聖人,他所處的年代要比孔聖人早出一千三百六十三年之多,史稱“元聖人”。他“教民五味調和,創中華割烹之術,開後世飲食之河”,被中國烹飪界尊為“烹調之聖”、“烹飪始祖”和“廚聖”。另外,六代樂舞中的《大濩》為伊尹所做,是用來紀念成湯桑林禱雨之事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