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張君為政,(百姓)樂不可支」

秦自省 整理


【正見網2011年06月16日】

張堪,字君游,東漢初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他年少喪父,將其父余財數百萬,轉送給侄兒,自己則到長安去苦讀詩書。由於志行高篤,被儒士們稱為「聖童」。

早在光武帝為帝以前,就對他的品德和志向,時加稱讚。後來,他經中郎將來歙(人名)的推薦,出任郎中,三遷為謁者,後擢升為蜀郡太守。當時,大司馬吳漢,奉命南討公孫述,因軍糧只及七天用度,意欲回師。張堪於是快馬加鞭,跑到吳漢軍營,勸說吳漢不要退師。他分析當時形勢,指出公孫述必敗,又為吳漢籌劃敗敵的策略。吳漢採納了張堪之計,先以弱兵挑戰,引誘公孫述出成都城,然後以重兵出擊,結果在城下,大敗敵軍,公孫述也在陣上被殺死。張堪進入成都城以後,「檢閱庫藏,收其珍寶,悉條陳上言,秋毫無私。」他不僅自己分文不取,又多方安撫官吏百姓,因而受到蜀郡人民的熱烈歡迎。

過了兩年,張堪以驃騎將軍身份,率兵在高柳(今山西陽高)打敗匈奴,並出任漁陽太守。在職期間,他「捕擊奸猾,賞罰必信,吏民皆樂為用。」有一次,一萬匈奴騎兵,進擾漁陽。為了確保漁陽安全,張堪率領數千騎兵迎擊,將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從此,在張堪為漁陽太守的八年間,匈奴不敢再有侵擾。

張堪又動員境內的人民大眾,在狐奴開墾了八千多畝稻田,獎勵人們努力耕種,使全郡人民生活越過越好。於是,百姓們編了一支歌稱頌他。歌詞說:「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意謂所栽的桑樹,樹幹挺拔,沒有枯枝敗葉,所種的麥苗,每棵都長出了兩個穗頭,真是個豐收的好年成。張太守治理全郡的政事,使我們大家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

後來,光武帝召見各郡的財會計吏,問起各郡的風俗習慣和守令的政績。蜀郡計掾樊顯說;漁陽太守張堪,當年在蜀郡擔任太守時,「仁以惠下,威能討奸。」他在打敗公孫述進入成都時,珍寶珠玉,堆山積海,就是十代人,也用不完,「而堪去職之日,乘折轅車(破舊的車),布被囊(粗布被子)而己。」

光武帝聽罷,十分讚嘆。他委任樊顯為魚復(今四川奉節縣)令,又要召見張堪,但張堪不久病死。光武帝深感惋惜,詔令褒揚張堪的政績,並對其家屬,賜帛一百匹。

正是:
仁以惠下,百姓樂業;
威能討奸,郡內無賊;
萬民富欣,頌歌不絕;
清廉太守,視金如鐵。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