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緣木求魚

林靈 整理


【正見網2011年10月13日】

戰國時代,齊宣王自恃國力強盛,想用武力征服天下,成就其一統的王霸之業。孟子知道後,覺得這樣實施「霸道」,實在令仁者痛惜,便想與他通過互相交談,說服他,使他改變態度。

孟子見到齊宣王后,首先向他發問:「聽說大王的興國計劃,相當的宏偉,能否說來聽聽,讓我也長長見識?」

齊宣王明知道這不是孟子的真意,只是笑了笑,並不回答。

孟子說:「大王即使不說,我也能猜到幾分:您是想派遣軍隊,吞併別國的疆土,首先促使秦國、楚國的國君心驚膽顫,主動來向齊國朝貢,這樣您就可以意氣風發的以天下盟主自居,對四方民族進行安撫。這個願望,確實宏偉,令人驚嘆不已。可是,仔細了解您的手段,我以為,您這樣搞下去,要達到目地,無異於爬到樹上去捉魚!您想:您到樹上不僅捉不到魚,還很可能從樹上摔下來呢!」

齊宣王聽後,非常驚異:「想不到寡人的想法,居然糟糕到這種程度!」

孟子說道:「恐怕比上樹捉魚,還要糟糕得多呢!爬到樹上尋找魚類,只不過是空忙一場,還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可是若要執行您的想法,以弱小的兵力,去攻打強大的別國,搶當什麼天下盟主,氣力花費得越大,災禍就會闖得越大!」

齊宣王聽罷,冷汗已從體內流了出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先生可否對我詳細的說明嗎?」

孟子見自己的言辭產生了效果,就接著說:「大王請想,鄒國人與楚國人交戰.哪一方能夠取得勝利?」

齊宣王說:「鄒人力量小,楚人力量大。肯定是楚國人獲勝,這還用得著想麼!」

這時,孟子的音調,更顯得鏗鏘有力:「小國根本敵不過大國,少數的士兵,怎能打得過眾多的敵人?弱小的力量,難道可以同強大的力量,去強爭強鬥麼?現在,天下方圓千裡,而齊國只是天下的九分之一。您要想用武力吞併天下,這與鄒人去和楚人交戰,又有什麼區別!」(原文中,孟子講:「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這也就是「緣木求魚」成語的來源)

於是,齊宣王明白了:不施行仁義,卻野心勃勃,痴心妄想,用弱小的兵力,去挑戰鋼強的、眾多的對手,真是太危險了!

筆者寫到這裡,覺得有趣的是:當今的中共惡黨,一貫野心勃勃,違仁背義,慣用欺詐殘暴等卑鄙手段,總想稱霸天下!僅舉二例以證之:「大躍進」時期,中共惡黨大言不慚的講:三年超英,五年超美,七年建成共產主義。要共世界人民的產!文化大革命時期,更是狂犬病大發:要把毛賊東思想紅旗,插遍全世界!這比齊宣王的爬到樹上去捉魚,更加可笑、可恥、可惡、可憎一萬倍,還不止呢!

果然,中共惡黨的末日,就要來臨了:這是咎由自取!

(事據《孟子•梁惠王上》)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