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1年11月11日】
【原文】
文帝每朝,郎從官上書疏,未嘗不止輦受言。言不可用者,置之;可用,采之;未嘗不稱善。
【注釋】
本則故事出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筆者轉引自明代張居正的《帝鑒圖說》。在這個故事裡,主要講述了漢文帝虛心納諫的事情。
輦:一般情況下,是指皇帝乘坐的車。
郎:古代官職名,秦漢時負責宮廷禁衛的近侍官。
從官:皇帝的侍從官員。
【今譯】
漢文帝每次去上早朝的時候,如果遇到有郎官、從官在途中上書言事的,他一定會命令把車子停下來,並且要親自接受他的奏疏或當面聽取意見。對於那些奏疏當中不能選用的,他也只是不採納實行而已,但絕不會加以怪罪。如果遇到奏疏上的內容對國事有益、對黎民百姓有好處的,他就會虛心採納、儘快的實施。不僅如此,他還經常讚賞這些奏疏當中的意見。
【解析】
為了廣開言路,漢文帝還下令廢除「誹謗妖言法」,命令說:「古代聖王治理天下,朝廷在交通要道,設立『進善之旌』。請建議者到旗下去發表意見;還樹立『誹謗之木』,請人們把朝廷的失誤,寫在木牌上。這樣做的目地,就是為上下溝通,為建議者提供進言的渠道。可是現在法律中卻設有『誹謗妖言』罪,使臣民不敢盡情表達自己的意見,朝廷也無法知道自己有什麼過失。這在朝廷急需選賢任能的時候,會起什麼作用呢?所以,『誹謗妖言法』必須廢除。」
在漢代初期,因為忌憚於秦朝滅亡的教訓,所以歷代的統治者都廣泛聽取大臣以及民眾的意見。漢高祖劉邦出身寒賤,也沒有文才武略,但有自知之明,知人善任,廣泛而虛心的聽取張良、陳平、劉敬等謀士的計策和意見,所以在楚漢相爭中,能最終戰勝強大的項羽,取得天下。等到漢朝建立以後,劉邦還是如同以前一樣,每當遇到大事,就要和大臣們共同商量,聽從其中正確的看法或意見。劉邦這種喜歡納諫、善於納諫的作風,不僅對後代子孫起到了榜樣的作用,也為後世所稱讚。漢文帝以性情寬厚、睿智仁愛著稱,也是善於納諫的典型代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緹縈救父的故事,據《漢書•刑法志》記載:漢文帝十三年,少女緹縈,因為自己的父親犯罪要被處以肉刑,而向文帝上書,指出肉刑的殘酷,表示自己願意自貶為官家的奴婢,替父贖罪。文帝看到之後,感覺很有道理,於是下令廢除肉刑。由此可見,漢文帝是一個多麼肯於納諫的君王!
漢文帝有一個愛好就是打獵,喜歡和自己的大臣們出外遊獵。這件事被一個叫賈山的大臣知道了之後,就進諫說,皇帝總是招攬天下的賢士,人們知道後,就努力的來完善自己,以期被皇帝任用,皇帝也的確任用了他們,給他們以高官和優厚的待遇,但是皇帝讓他們做了什麼呢?無非就是要他們陪伴您一起打獵罷了。現在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假如這樣行事,恐怕會讓天下人寒心,斷絕了天下人的期望啊!文帝從中聽出了這話的深刻意義,於是從此就約束自己,勵精圖治,帶領文武百官,一起建設國家。
還有一個比較著名的例子。據說賈誼深受漢文帝的賞識,但是每次和賈誼面談的時候,漢文帝都喜歡過問一些與國家無關緊要的事情,於是賈誼就向文帝進諫,陳述農業對國家的重要性,文帝馬上就將這個諫議付諸於實際。此外他還採納了晁錯提出的貴粟政策。到了漢武帝時,「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糧食大豐收,老百姓簡直吃不完!可見,「文景之治」的出現,與漢初統治者的聖明統治、真誠納諫,是具有很大的關係的。
古代的君王很多都能納諫,並將廣聽言論,作為自己為君的德政之一。但是一些君王,一般都是在朝廷上聽取諫議。而漢文帝則是在每次上朝的途中,專門聽取那些沒有資格上朝進諫的官員的諫議,打破了大多數帝王的常規,而且無論對於什麼樣的諫議,他都能夠心平氣和、給予鼓勵,並從中選擇出那些具有實際意義的諫議。在這一點上,更加體現出了漢文帝作為一代明主的風範。
漢文帝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英明又平和的皇帝之一,對下屬的進諫,都能夠做到和善的聽取,並且對其進行勉勵,這樣就使得當時的諸多大臣,哪怕是普通的民眾,也都敢於向皇帝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我們提到的緹縈救父的故事當中的緹縈,對於一個普通少女的上書,漢文帝都能充分重視。在漢代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能夠做到像漢文帝一樣行事的人,並不多。中國歷史上經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可以說在這個方面,文帝的做法,是很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歷史上曾經有人指出,說漢文帝之所以會如此,與他的出身有關,因為他沒有什麼特彆強大的勢力,作為自己登上王位的「後台」,所以行事和其他的皇帝,就大不相同了。這個分析,的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筆者看來,文帝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的虛心納諫,是與他個人的品德,有極大的關係。古代帝王都講究修德政,而帝王本人的品德就是他的德政的根本。漢文帝之所以能夠做到虛心納諫,並且擇善而行,最重要的還在於文帝本人,有十分高尚的品德與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