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4月10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子曰:「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論語・述而第七》)
【注釋】
(1)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
(2)悱:音fěi,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
(3)隅:音yǔ,角落。
(4)復:意思指不會再繼續教導。
【語譯】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了解而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表達意見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它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研析】
此篇,孔子提出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積極與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鑑。
【延伸思考】
1、你在學習碰到困難時,會先主動找解決方法,還是依賴老師給予解答?
2、什麼叫「打破沙鍋問到底」?如果你是老師,碰到這類型的學生,你會如何對待?
3、你對於哪一科目的學習,會有「舉一反三」懂得融會貫通的感受?
【相關資料】
不恥下問
春秋時,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謙虛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生前的為人配得上那樣的諡號。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麼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非常聰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而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不會不恰當。」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明白了。
後來「不恥下問」就用來比喻不以向身份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也可形容人謙虛好學。
【課後作業】
古今有許多勤學的故事,請你找一篇感受最深刻的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