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4月11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原文】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1),惟我與爾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軍(3),則誰與(4)?」子曰:「暴虎(5)馮河(6),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7)。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第七》)
【注釋】
(1)舍之則藏:舍,捨棄,不用。藏,隱藏。
(2)夫:語氣詞,相當於「吧」。
(3)行三軍:統帥軍隊。「行」,率領。「三軍」,是當時大國所有的軍隊,每軍約一萬二千五百人。
(4)與: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赤手空拳與老虎搏鬥。
(6)馮河:徒步過河。
(7)臨事而懼: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謹慎。「懼」是謹慎、警惕的意思。
【語譯】
孔子對顏淵說:「受到任用便出來做事;得不到任用便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 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和我共事的,一定是要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研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與「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在一起去統帥軍隊。因為在他看來,這種人雖然視死如歸,但有勇無謀,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範疇中的一個德目,但勇不是蠻幹,而是「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這種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精神。
【延伸思考】
1、從孔子的敘述中你可以歸納出「用行舍藏」的意義嗎?
(參考答案:指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不強求富貴名利的處世態度。)
2、承上題,要有怎樣的修養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參考答案:淡薄名利)
3、孔子回答子路的話表達什麼訊息?子路會不會承受不住?(參考答案:孔子因材施教的一面,也透露孔子的之人與對子路的期許。子路聞過而喜,能承受老師的直言。)
【相關資料】
仲由,字子路,年輕時就以勇力聞名。後來子路做了孔子的學生。孔子曾對別人說:「自從我有了子路後,再也沒有人敢當面惡言惡語中傷我了。」
子路不好讀書。孔子勸他,他說:「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就是直的,砍下來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學習有什麼用!」孔子說:「把它裝上羽毛和箭鏃,會射得更遠。」 子路不聽。
有一次,子路問:「夫子,您如果統帥三軍,希望誰跟您在一起?」孔子說:「喜歡空手打虎、徒步過河(暴虎馮河)、自以為勇敢不怕死的人,我不喜歡。我要遇事善於冷靜思考、千方百計爭取成功的人。」
後來子路在衛國做了官。公元480年,衛國發生內亂,死了許多人。孔子知道了說:「哎,子路這一次有難了!」果然,子路一個人奔回京城,堅決要求懲處作亂的人,結果被殺。
「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的人。
(《論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課後作業】
1、我們常說:「一體兩面」。從不同角度來看子路的個性,你覺得他有何優缺點?
2、承上題,你了解自己個性嗎?如何才能保持優點的同時與修正自己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