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種樹與憂樹

嚴謹 整理


【正見網2013年02月06日】

網摩氏(人名)栽種了一棵樹,長了七年,還不見茂盛,他便擔憂起來了。有智慧的人對他說:“不用擔憂,它一旦茂盛,就會參天矗立的!”

胥摩氏(另一人名)也種了一棵樹,過了三天,根莖就像柱子一般支撐起來了。那株樹苗,一天就生機旺盛,三天就枝葉茂盛,七天就聳立參天了。但是,胥摩氏又憂慮樹的成材,過快、過早了。

一位聖人對他(指胥摩氏)說:“你這是像愛桃樹、李樹、柞木、黃桑這類樹木那樣,來愛這棵樹了;假如你只用網摩氏那棵樹的生長速度,來看待這棵樹,那就不適宜了。”   

過了一百天,胥摩氏還在惶恐地憂慮著自己種的那棵樹。

有些人,剛栽樹時,擔憂它長不成材;它長成材了,卻又不能認識它、反而擔憂它啦。

【說明】

這則寓言,以植樹來比喻培育人才和任用人才的道理。昏庸的統治者,有的妄求人才俊發,而看不起老者之賢;有的人又怕後起之秀,卓起非凡,而超過、威脅到自己,必欲壓制、扼殺賢才而後快。因為人才崛起挺出,會“華參於天”,於統治者不利。胥摩氏的“屏營憂木”,就因為他本身就是個“不才”的人,他名義上是在培養人才,實際上又害怕人才的茁壯成長。這種憂木“參天”的思想情緒,反映了統治者對“才士”、“才民”輩出的恐懼心理。在他們看來,樹木都應該像柞、柘一類灌木、小喬木那樣,慢慢地生長,督之,縛之,才是最適宜的。這個寓言告訴人們,要善於育才,愛才,用才。不要妒賢嫉俊,當然也不要急於求成,更不可拔苗助長。

(出自清代龔自珍《涼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