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揚州十日祭英魂

潔身


【正見網2014年07月17日】

1645年(清朝順治二年)5月,清軍包圍了揚州,要求史可法等人投降,史可法等人拒不投降。史可法兵敗被俘後,滿清豫王多鐸對史可法百般誘降,說:“前次以書信拜請先生你,而先生你不從。今忠義既成,當委以重任,為我收拾江南。”

史可法回答道:“我此次前來只求一死罷了。”

多鐸問道:“你沒見洪承疇嗎?降了就享有富貴。”

史可法答道:“他受先帝厚恩而不肯赴死,他也不會忠於你國,是明擺的事。我怎肯效仿他的所為?”

多鐸命令宜爾頓將軍“勸說”史可法屈服,但是三天過去了,史可法仍然拒絕投降,多鐸就下令殺害了他。

由於揚州義民組成義軍,在史可法率領下,堅守孤城,不肯投降,被多鐸派兵連續屠城十天,死難者80萬。

《揚州十日記》記載了這次屠城:“……行過一溝一池,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至一宅,乃廷尉永言姚公居也,從其後門直入,屋宇深邃,處處皆有積屍……”

“明日還家撥餘燼,十三人骨相依引。樓前一足乃焚餘,菊花(婢女名)左股看奚忍!”(清蔣士銓《焚樓行》)這首詩描寫的就是屠殺後的情景。

當時,明朝崇禎帝早已以死殉國,時局象棋盤上的殘局一樣不可收拾,然而,史可法、揚州義民在清軍包圍進攻下仍自發的頑強抵抗,極其悲壯。

“時局類殘棋,楊柳城邊懸落日;衣冠復古處,梅花冷艷伴孤忠。”

“殉社稷只江北古城,剩水殘山,尚留得風中勁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鐵骨,好伴取嶺上梅花。”

史可法和80萬寧死不降的揚州義民,以其悲壯的行為和不屈的氣節,被後人感念,被比喻成風中勁草、鐵骨冰心的梅花,後人寫了以上詩詞紀念他們。至今揚州仍有很多地名以史可法的名字命名。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