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握著快爛斷的韁繩駕馬(數文)

程實


【正見網2015年03月28日】

一、不向子夏借車

孔子要出門,剛好天下大雨,找不到車。學生中有個人說:“子夏有車,跟他先借用吧!”

孔子說:“子夏這個人比較吝嗇。我聽說:跟人交往,要儘量配合他的優點,而避開他的短處,這樣相處,才能持久。”

所以,孔子就沒有去向子夏借車。

二、吃了這水果可成霸業

楚王渡江時,有一個鬥一般大小、紅色的“圓球”漂來,碰到了楚王的船。船上的人,將那個圓球撈起,楚王看了那個圓球,覺得很奇怪。但問遍所有的臣子,都沒人知道它是什麼。

於是,楚王派人到魯國去問孔子。

孔子說:“這叫‘萍實’,是一種水草的果實,可以切來吃。而且是吉祥的徵兆,相傳只有霸主才能得到它。”

使者回去,稟報給楚王。楚王遂將那個萍實,剖來吃了,味道果然非常甜美。

子游問孔子:“老師怎麼會知道‘萍實’呢?”

孔子說:“上回我要到鄭國,路過陳國的野外,聽童謠唱著:‘楚王渡江得到萍實,大小如鬥,紅色如日,剖開來吃,味道甜如蜜。’我是這麼聽來的。”

【附言】

這是孔子“現買現賣”的一則故事。有趣的是,孔子並不掩飾他是道聽途說來的,沒有編一個“天縱英明”之類的謊話,來顯示自己。而楚王吃下那個萍實,後來真的成就了霸業。

這就是奇特!

三、人死後有無知覺?

子貢問孔子說:“人死後到底有沒有知覺?”

孔子說:“我若說有知覺,恐怕一些孝順的兒孫,會為了死去的先人,而忙活起來,妨害了生業;我若說沒有知覺,又怕不孝的子孫,把先人的屍體一丟,連埋葬都省下了。子貢啊!你要想知道:死後到底有沒有知覺,等你自己死了,不就知道了嗎?”

【附言】

孔子的這段回答,通達、幽默、理性、用心謹慎、想得長遠.....等優點,兼而有之。

孔子真是一位循循善誘(原文是:“循循然善誘人”)、平易近人、和祥誠懇的好老師啊!

四、握著快爛斷的韁繩駕馬

子貢向孔子求問治理人民之道。
孔子說:“小心謹慎,像手中握著快爛斷的韁繩駕馬一樣。”
子貢說:”這麼緊張啊?”
孔子說:“當然!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如果能以正道來引導,則人民和順聽話。如果偏離正道,立刻每一個都會成為我們的仇人。這怎能不緊張、不害怕呢!”

【附言】

懂得害怕,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做人的謙遜,相信自己智慧和能力的有所不足,相信對真理的認識是需要不斷修正和成長的過程,相信有些事物的存在是比我個人的理念、利益或力量更巨大、也更重要。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真正的智慧,是“無知”!

五、子貢自掏腰包

魯國的法令規定:凡是有魯人流落他國成為奴隸,如果要贖回,所用的錢,可由國庫來支付。

子貢有一回,自掏腰包贖人,被譽為廉潔。子貢也很得意。

孔子知道後,卻憂心忡忡,說:“子貢這回做錯事了。一個有才德的君子,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得考慮長遠的影響,而且能讓一般人民所師法。不能只求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德行,只適用自己一人。當今的魯國,富人少,而窮人多。被子貢這麼一搞,往後申請公費贖人,若被看成是不廉潔,而不好意思去申請公費,贖人就成了很困難的事情。我擔心的是:以後流落在異國的魯人,被贖回的機會,就要少多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