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40)國人糊塗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正見網2017年02月14日】

國人糊塗

當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流行,造成許多知識分子和學生對共產黨抱有幻想。

蔣公看到唯物主義的毒害,它破壞了中國人的道德,造成文官武將形成卑劣自私的人生觀,失了做人的正氣。

“我們更要知道,俄帝第五縱隊用來摧殘我們民族精神最險毒的武器,就是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的險毒性,在於他攻入我們中國文化的根源。五千年來,我中華民族所以立足於世界,就是依賴著我們以仁愛為中心的民族道德。”

“俄帝和姦匪看準了這一點,乃處心積慮,對我們廣大農村中善良農民,煽動其清算鬥爭,以摧毀其倫常和道義;一般淺薄的知識 ,甚至本黨的黨員,不但看不出唯物主義的流毒,並且把他當做哲學史上的學說來講說。殊不知在俄帝的手上,唯物主義是斯拉夫主義的偽裝,以詐術與暴力為手段,抱征服世界的野心之瘋狂宗教信仰,而到了我們中國知識界和本黨一部分黨員手上,唯物主義卻就是爭小利,避小害,臨財苟得,臨難苟免的卑劣自私的人生觀,把中國歷史上為國家存亡民族生死而‘成仁取義’的精神和氣魄,掃地無餘。”

“所以戡亂軍事一遭挫折,而前此在政府之中,本黨之內,有秘密的出賣秘密,有案卷的出賣案卷,自詡為‘起義立功’,投降靠攏,不知羞恥為何物。由此可知民族革命的總動員和總體戰,要有民族精神做骨幹,且更須民族文化做基礎。”

蔣公指出,因為學校教育方面只講科學,不講做人,造成共產主義打著學術自由的旗號大行其道,科學和民主的口號變成了仇視民族文化、消滅民族精神的工具。

“再從教育方面來檢討,我們更感民族所受俄帝奸匪的流毒之深重。社會是一大學校,每一國民都在其薰陶之下。”

“對於群眾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廣播和書刊,不是國際主義的文字,便是赤色組織的宣傳,徒然斫喪群眾的身心,激動群眾的心理。北京大學發起五四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口號以來,學校教育當局只限於科學的講習,對於人生處世的意義和革命立國的道理,讓教師們隨意閒談胡說,尤其是大專學校裡充斥了共產主義的國際思想,否則就是自由主義的個人思想,而對於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幾乎消失淨盡;其對於三民主義和民生哲學,不但諷刺譏笑,而且破壞反對,惟恐不至。”

“到了學校做了奸匪‘城工’的大本營,演出擾亂社會破壞秩序的暴行,那就是政府要保障多數學生的身體和思想自由,也來不及了。五四的口號是‘科學與民主’,從三十多年以後的今日看來,只嫌科學水準沒有提得太高,民主精神沒有一點基礎;但是“科學”的口號演成了仇視民族文化的口實,‘民主’的口號更做了俄帝奸匪劫取我抗戰成果、消滅我民族精神的手法,那就更值得一般個人的自由主義者的反省和覺悟了。”(蔣介石,《對本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

蔣公洞見失去大陸的最大原因是中國人喪失了民族精神,捨棄了民族道德,才給了共產黨土壤和生存的空間:

“我們在大陸上所以失敗得如此之快,就是我們首先喪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捨棄了自己的民族道德,我們此次失敗最大原因,就是失敗在民族精神的萎縮,和民族道德的墮落,就讓朱毛共匪利用他那些仇恨鬥爭、喪心病狂的毒素,乘機侵入進來,先褫奪了我們魂魄,麻醉了我們精神,然後再來毀滅我們民族,這樣不知不覺的,國家不是就可以任他出賣,無形的自然滅亡嗎?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現在大陸上朱毛奸匪們還正用這些各種陰謀毒計,務使我們的民族精神、倫理和道德掃地無遺,然後他更用這些更毒更辣的荒淫、恐怖、無恥的手段控制著鐵幕,保持其極權暴政。所以我們今天如要恢復大陸,重整山河,就先要在精神上戰勝奸匪,然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樣,就必須要恢復我們的民族道德,喚醒我們的民族靈魂。我們固有的精神、倫理和道德,是五千年來悠久的文化、歷史積留下來的,那決非奸匪任何手段,所能撕毀淹沒。”(蔣介石,《如何紀念國父誕辰》)

蔣公指出,共產黨通過摧毀民族道德靈魂得到政權:

“一個人要是沒有靈魂,那就是所謂‘行屍走肉’了,倫理道德就是我們的民族靈魂,也就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武器,一個民族,要是沒有民族道德,那也就是喪失了民族靈魂。共匪為甚麼要極力詆毀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精神和固有道德呢?這正因為他要出賣我們的民族,就先要毀滅我們民族傳統的精神,更要毀滅我們固有的倫理道德,否則他就不能使我們青年鄙棄其自己的國家民族的文化和歷史。所以共匪的青年教育從根本上就不能不反對忠孝了;又因為他要逞其肆無忌憚的殘殺手段,所以他就不能不反對仁愛;他要賣弄其欺騙詐偽的奸計,更不能不反對信義;他要達成其階級鬥爭,自然是越發要反對和平了。”(蔣介石,《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

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學者周有光表示,“只要中國一天離不開共產主義,中國的前途就無法擺脫黑暗。”周有光生於清朝末年,一生經歷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共政權。他說:“我講老實話呢,最好的是國民黨時代,不是共產黨時代。”(據英國廣播電台、《蘋果日報》)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