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幽求

朱月明 整理


【正見網2003年09月10日】

唐真元十一年,秀才白幽求,多年赴試不第。那年赴試又落了榜,後來就跟著新羅王子過海遊覽,在大謝公島,夜裡遇上大風,他和十幾個同伴一起被風飄走,他們所乘的船象駿馬疾行一樣,在海裡向南飄了兩天兩夜,也不知走了幾千裡還是幾萬裡。風稍微小點後,船行得也慢了,看見有山林,就朝那裡駛去。

等到了山林前面一看,山高萬仞,南面半山腰,有城牆,台閣門宇都很壯觀華麗。白幽求拴好船往上攀登,在離城還有一二裡的地方,有龍虎列隊坐在道的兩邊。看見白幽求,虎視耽耽地看著他。白幽求前行的道路令人恐懼,只好徘徊在大樹下。樹枝被風吹動,相互磨擦發出的聲音,象有人在說話誦詩。白幽求仔細一聽,是說:「玉幢亘碧虛,此乃真人居。徘徊仍未進,邪省猶難除。」白幽求聽了之後,還是猶疑不敢向前。一會兒,有一個穿紅衣服的人從城門出來,傳達指令說:「西嶽真君來游。」眾龍虎都俯身伏在地上說:「還沒到。」白幽求趁機小步快跑向前,只見紅衣人頭也不回就進去了。白幽求進退不得,左右眾龍虎又一刻不停地盯著他。

突然,門裡出來了幾十個人,龍虎奔跑,那些人都騎著它們就下山去了。白幽求就跟著他們。到白幽求拴船的地方,那些騎龍虎的人都踩著海面往前走,不一會兒,消失在碧綠的海面上。白幽求不知去那兒才好。白幽求正在船中吃飯時,忽然看見從西面來了一隊打著旗幟的隊伍,將近有一千人。有鸞鶴青鳥在前飛行引路,這些人有的騎龍騎虎,有的乘龜乘魚,其中有一個人駕著紅鬣馬,穿紫雲日月衣,頭上張開著一頂青綠色的車蓋,如風而至。白幽求只得俯身伏在地上,一動不敢動。來的大隊人馬進入城門,白幽求又跟隨在後偷看他們。眾龍虎依照以前的位置列隊,和樹木花草鳥雀等一起,都和著節拍周旋進退,象跳舞一樣。白幽求也身不由己地也手舞足蹈起來。

一頓飯的工夫,紅衣人手拿著一公文,對龍虎說:「到水府真君那裡去。」龍虎沒有上前。紅衣人於是看著白幽求,示意他接受公文,白幽求不知去哪兒。紅衣人說:「出使水府。」紅衣人用手指著前方,白幽求隨著紅衣人所指,身子象乘風一樣,下了山進入海底。雖然進入了水中,卻感覺不在水中行,也有樹木花卉,碰它們發出佩玉之聲。很快,來到一座城,城裡宮室雄偉。守門人吃驚地看著,然後俯身伏在路旁。不一會兒,有幾十個人,都是龍頭鱗身,手執旗仗,引導白幽求進入水府。真君在大殿北面接受符牒。白幽求參拜完起來,就出了門,這時已有龍虎可以乘騎,並有隨從跟著,儼然而行。

瞬息之間回到原來的地方,白幽求到了門口,還不敢進去。他雖然沒吃什麼,也不覺得飢餓。一會兒,有人尋找水府使者,白幽求一邊答應一邊走了進去,先到殿前參拜,然後被引導到西廊下,接著眾使者之下就坐。飯食皆非人間之味。

白幽求問一使者,這是什麼地方。回答說:「這是各位真君的遊春台。主人是東嶽真君,春夏秋冬有彼此不同的位置,各自在他自己的方位,主人也各自隨著地方進行分配。」殿東的廂房下,排列有玉女幾百人,正在奏樂。應和著玄歌,白鶴孔雀舉翅動足,翩翩起舞,天晚了才出殿。

在山的東西面是迎月殿,另有一個宮觀是望日用的。到了申時,明月出來了,各位真君各作迎月詩,其中一個真君的詩說:「日落煙水黯,驪珠色豈昏。寒光射萬裡,霜縞遍千門。」又一個真君的詩說:「玉魄東方開,嫦娥逐影來。洗心兼滌目,光影遊春台。」還有一個真君的詩是:「清波滔碧烏,天藏黯?連。二儀不辨處,忽吐清光
圓。」又一真君的詩說:「烏沉海西岸,蟾吐天東頭。」白幽求忘掉了詩的下一句,其餘真君的詩也一起都忘掉了。

賦詩結束,一個真君命令表演夜戲。頃刻,三十多童男玉女,有的
坐在虛空,有的行走在海面,笙簫管弦鳴,互相唱和。有唱步虛歌的,所有的不下幾百人。白幽求記得其中一首歌的歌詞是:「鳳凰三十六,碧天高太清,元君夫人蹋雲語,冷風颯颯吹鵝笙。」到了四更天,有一個穿紅衣服的人走進來,鞠躬屈膝說:「天要亮了。」

眾真君起駕去休息。第二天,昨日那個紅衣人屈膝對眾真君說:「白幽求已經充當水府使,有功勞。」眾真君商議說:「就讓他洒掃遊春台。」白幽求煩惱不安,叩拜乞求退歸故鄉。一個真君說:「你家在什麼地方?」白幽求回答說:「在秦中。」真君又說:「你為何要戀戀不捨呢?」白幽求沒有回答。真君又說:「讓他跟我來。」紅衣人指著西嶽真君讓白幽求跟著他走。眾真君也各自下山,都自有龍虎鸞鳳、朱鬣馬龜魚和幡節羽旄等。每個真君都有隨從一千多人,踩著海面行走。

白幽求駕著船跟隨在西嶽真君後面,有便風,船速快如閃電。天大亮的時候,到了一個島嶼,只見西嶽真君飛上天走了,白幽求為船所限制,只好棄船上島。目送西嶽真君遠去,白幽求方才悔恨大哭,但為時已晚。在島上走了很長時間,才看見有人煙,上前去詢問這是什麼地方,人家說是明州。白幽求很高興又回到了故國。

自這以後,白幽求不再吃糧食,經常服用茯苓,好遊山玩水,多半在五嶽一帶,永絕做官的慾望。

(出《博異志》)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