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虎崗」的來歷!(數文)

陳必謙 整理


【正見網2018年02月28日】

一、上蒼下雨,促成母子相認!

宋朝有個讀書人,叫朱壽昌。他母親不是父親的原配,因此父親的原配對他母親很排斥,就設法逼他母親改嫁。朱壽昌七歲時,母親就離開了他。他長大以後,總是想著要把母親接回來奉養,一直都沒能如願,過了五十年都沒有找到。那時他做了官,內心一直在想,「孝為百行之首」,一個人一生不能奉養母親,非常遺憾。他下定決心把官職辭掉,去找母親。他對家人說,這次我去找母親,假如沒找到,我就不回來了。他就往陝西的方向,一路找去。
    
結果走到一個處所,突然下起雨來,他就停在那裡躲雨。剛好遇到一些人,就跟他們詢問有沒有看到像他母親那樣的人?

非常巧合,他母親就在其中。這是孝感天地,他的孝心感得上天降下雨來,成就了他的孝心因緣。後來,他就把母親以及所有的小兄弟姐妹,都接回來,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二、黃庭堅親滌溺器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叫黃庭堅。他雖然官位很高,但是每天回家,一定要親手為他母親洗尿桶,洗糞桶。即使傭人再多,這件事他也不願假手他人。他覺得這樣做,最能表達自己對母親的關心和報恩的愉快!

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黃庭堅是念念想著父母的生育、教養恩德。假如每天沒有幫母親做些事,心裡就不好受。

所以,有父母可以奉養,內心很踏實;有父母可以奉養,是最大的幸福。
    
三、快如電話的神奇感應

曾參是古代一個很有名的孝子。有一天,他上山去砍柴,剛好有朋友來找他。在古代有朋友來拜訪,可能都是走了兩、三天的路才到的。

他母親為人特別忠厚,想到朋友從遠地而來,假如又沒有見到曾參,這樣對朋友,就很不禮貌。所以,她就立刻往自己手上扎了一針,這一針紮下去,曾參立即就覺得心痛,心想一定是母親出事了,立刻快步趕回家裡。
    
結果,他一回家看到母親,馬上跪下來說:「母親,究竟有什麼事,為什麼我的心一陣痛?」

母親跟他解釋說:「因為你有朋友過來,我想趕快叫你回家,所以我才這樣做。」

古時候,沒有電話、電報,母親就以針扎手,兒子就能接收到母親的召喚而立即趕回家中。這就是神奇的感應!
    
四、子路為親背米

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路,子路很孝順,常常走到百裡之外,把米背回家來,讓他的父母吃。後來子路做了大官,每天的菜飯非常豐富,子路反而吃不下。
    
人家就問他:「這麼好的山珍海味,你為什麼吃不下?」

子路對大家說:「這些飯菜比不上我幫父母背了一百裡之外的白米香,而且我的父母,現在也沒有機會來吃這樣豐盛的菜餚了。」子路能時時想著父母,替父母分憂。他覺得要能親自奉養父母,過這種生活,才非常踏實、非常愉快!
    
五、虞舜孝感動天,動物也來獻力!

古代舜王,是性情極為和順的著名孝子。他雖被父母和異母兄弟百般虐待,但從不怨天尤人,依然一心一意孝順父母,友愛弟弟。

他這樣寬大的胸襟,以及至孝的行為,感動了上天。當他在歷山耕種時,大象來幫他耕田,小鳥兒紛紛來幫他除草,靠著動物們的努力合作,他把歷山開發得非常好。

那裡的鄰裡鄉親,都讚許舜的孝行。「遠者懷之」,離他很遠的人民,也對他的德行,生起恭敬之心。因此,舜的孝行與名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舜用他的德風,自然而然的感化人民,最後,連堯帝都很佩服。堯帝不僅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而且把天下禪讓給他。

後人稱舜王為「虞舜」,他的故事也就萬古流芳,傳流至今。
    
六、哭竹生筍

古代很多孝子,即使沒有聽到父母的吩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需要,而主動去為父母做事。在三國時代,有個孝子叫孟宗,大家可能聽過「孟宗哭竹」的故事。

孟宗的母親有病,脾胃很虛弱,已經很長一段時間吃不下東西,突然很想吃竹筍煮的羹湯。孟宗想,母親想吃筍羹湯,假如吃不到,一定會很難過。可是冬天,哪裡會有竹筍呢?他走到竹園裡,傷心地抱著竹子,哭泣起來,不知如何是好?

古人有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說法,他這份至誠的孝心,感動了竹子,地上竟然長出了鮮嫩的竹筍。他喜出望外,采了竹筍,給母親煮了筍羹湯。母親吃了筍羹湯,病就好了。
    
萬物有靈!當人有善念之時,大自然與人心,會產生互動,呈現一種動態。古代眾多的孝子,為什麼能感動植物、動物,甚至於感動最兇猛的老虎?憑的都是至誠的孝心!

這樣的好戲,我們的老祖宗上演了幾千年,我們應不應該繼續演下去?當然應該!只要我們能學到他們那種真誠的孝心,一定可以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演一出又一出感人熱淚的好戲。而真正的孝子能讓父母寬慰,讓父母身體健康。

當然,我們也應該尊重生命,珍惜萬物,博愛眾生!

七、明朝有個「拜虎崗」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名叫包實夫,他在私塾教書。放假的時候,他要回家去看望父母。結果走在路上遇到了一隻老虎,把他叼起來,帶到另外一個僻靜的地方,準備把他吃掉。

包實夫並沒有驚慌,古代讀書人知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面對生死不恐慌。但是他很誠懇的跟老虎說:「我被你吃,是我的命,但是因為現在,我有七十多歲的父母,要奉養!是否可以讓我奉養完父母,再來讓你吃?」
    
這一片孝心,讓最兇猛的老虎都感動了,這隻老虎就把他放到地上。包實夫向老虎叩頭拜謝後,老虎就走了。

當地的人,就把那個地方,取名為「拜虎崗」,紀念包實夫奉養父母那一片真誠的孝心和對老虎的那份仁義。

不只是動物可以被感動,不只是植物可以被感動,天地萬物都能被感動。所謂「萬物交感,以誠以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真誠到極處,天地都會受感動。

(均據《淵鑒類函》)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